从南极到某中心:追寻复杂问题的旅程
Jonathan Toner始终被最棘手的问题所吸引。从研究地球极端环境与火星类比,到探索生命起源,他在华盛顿大学担任地球与空间科学研究助理教授期间深耕这些领域。2020年,他选择加入某中心Flex团队,尽管两个领域看似毫无重叠,但都需要探索者心态。
跨界转型的自学之路
面对科技行业招聘时专业背景的质疑,Toner在三个月内自学机器学习与Python编程。通过阅读教材、完成习题和参加在线课程,他掌握了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的技能。尽管缺乏行业经验,但他过去开发火星土壤热扩散模型和多组分溶液热力学模型的经历,为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Flex配送的机器学习生态系统
作为独立承包商,Flex驾驶员需要灵活的工作安排。核心挑战在于平衡收货顾客与驾驶员两类客户的体验:
- 通过区块定价、促销活动和理想配送时段提升驾驶员参与度
- 使用机器学习预测驾驶员行为偏好
- 构建自动化系统替代人工调度
Toner创建的模型生态系统包含:
- 马尔可夫链模型(由逻辑回归驱动)
- 循环神经网络
- 动态编程优化策略
该系统能够:
- 预测配送需求
- 评估现有驾驶员和潜在新成员的运力贡献
- 优化驾驶员入职流程
全球扩展与长期规划
当前模型专注于美国市场,但正计划全球推广。长期目标包括构建多年期的驾驶员运力预测模型,这被Toner视为"金矿"般的复杂问题。
给学术界转型者的建议
Toner强调:
- 企业环境中同样存在丰富的科研机会
- 应关注问题本身而非自我设限
- 研究方法会随着问题探索自然涌现
他创建的工具集不仅解决了实际业务问题,更展现了跨学科背景研究者如何通过机器学习优化复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