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式AI引领网络管理新时代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网络管理的面貌。该技术已能监控各类网络信息,包括配置数据、设备日志消息和监控数据。当网络出现异常行为时,AI会触发警报并说明异常原因,还能在问题发生后制定分步修复方案。
什么是代理式AI及其工作原理?
代理式AI是一种通过软件代理系统实现自主决策、独立于人工干预的AI类型。AI代理被设计为展现目标导向行为。在网络环境中,AI代理致力于维持网络预期运行水平,并依据企业安全策略保持网络配置。
此外,代理式AI能展现一定环境感知能力,例如知晓不应在营业时间作为常规维护重启交换机。与非代理式AI类似,代理式AI系统能制定多步骤计划并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计划,但AI代理还能执行这些计划,并在最少人工干预下更广泛地追求策略和行为目标。
代理式AI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
代理式AI持续循环运行OODA闭环(观察、定向、决策、行动),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其运作流程如下:
- 观察:识别网络中发生的状况
- 定向:基于历史学习分析理解数据
- 决策:根据数据确定应对措施
- 行动:执行决策
代理式AI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在网络中行动。虽然具有自主性,但代理式AI需与系统其他组件(如设备、软件或API)交互以扩展能力。其网络交互方式包括:
- 编写通过API直接在物理或虚拟网络设备上运行的程序或脚本
- 通过API向其他管理工具发送请求完成任务,例如要求厂商网络设备的管理控制台立即推送软件补丁
- 使用代理间协议(如模型上下文协议)促使其他AI代理采取行动
某些情况下,AI代理需与网络团队协作执行操作。有时因无法访问必要工具而无法执行所需操作,其他时候则需要人工干预,例如更换路由器故障网络接口或替换损坏交换机。
网络团队应在自身可接受的范围内部署具有最大自主权的代理式AI功能
代理式AI应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AI代理可能承担中等复杂度的网络运营职责,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 识别网络问题、诊断原因并解决问题
- 处理常规维护活动(如推送软件补丁)
- 在策略变更时基于策略调整网络配置
管理员可决定AI代理在网络中的自主权限级别。希望保持控制的组织可将AI代理编程为仅限在特定明确定义场景中运行;追求效率的组织则可允许AI代理在更广泛但仍受限的范围内运行,或在其获准访问的任意内容上独立操作。
代理式AI仍是新兴概念。网络团队应谨慎评估这些工具的使用方式,多数企业最初会采用“人在回路”的代理式AI策略,要求代理必须获得授权才能实施计划变更。当代理式AI证明自身能力可靠后,企业才会放心赋予更多责任和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