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漏洞发现过程
在一个偶然的夜晚,我使用Shodan进行侦察扫描,搜索公开暴露的PAN-OS(Palo Alto Networks)基础设施。使用的查询语句为:
|
|
扫描结果发现一个VPN门户位于:
|
|
检测端点时注意到user参数回显了未经过滤的输入内容,这自然引发了对XSS漏洞的测试意图。
💡 有效载荷构造
经过多次测试验证,最终使用以下简洁而高效的Payload:
|
|
该Payload的工作原理:
- 在SVG元素内嵌入
<script>
标签 - 触发包含"XSS"文本的prompt()弹窗以确认执行
将Payload附加到user参数后,成功观察到脚本执行,确认了反射型XSS漏洞的存在。
🧪 测试验证步骤
- 使用Shodan发现PAN-OS实例
- 定位易受攻击的端点
- 向user参数注入Payload
- 通过浏览器中的prompt()观察JavaScript成功执行
这证实了端点直接将输入内容反射到HTML响应中,缺乏适当的过滤或编码处理。
⚠️ 漏洞影响
虽然该漏洞无法实现完全入侵,但存在严重的客户端风险:
- 在用户浏览器中执行JavaScript代码
- 通过伪造登录提示进行钓鱼攻击
- 输入处理不当导致的用户信任问题
🔐 修复建议
为缓解此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在渲染前对输入进行净化处理
- 转义特殊字符以防止注入攻击
- 更新PAN-OS系统以修补CVE-2025-0133漏洞
📎 参考资源
- CVE-2025-0133 — Palo Alto Networks安全公告
- ProjectDiscovery — CVE-2025-0133详情
- CWE-79 — 反射型XSS漏洞类型
- OWASP — XSS防护指南
🎯 总结启示
这个漏洞再次提醒我们:即使像VPN门户这样的安全重点产品,简单的配置错误(如未适当净化的反射参数)仍可能带来严重风险。传统端点可能暴露关键安全缺陷,持续的安全测试和漏洞挖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