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安全行业曾很简单。你只需开发能够对给定内容说“不”或“是”的产品,并“祝福”其安全与否。但这已经是2007年的事了……正如我们在动荡的2008年(没错,其实从2007年就开始了)所见证的,如今判断给定内容(注意内容与文件的区别)是否恶意要复杂得多。让我们回顾一些曾经帮助我们走安全软件逻辑决策树的要素:
-
来源。如果内容来自一个不怀好意的网站(比如服务于黑客论坛、存储恶意文件,甚至托管在外国——或者使用不太合适的顶级域名,如.cn或.ru),安全软件过去可以直接说“不”。内容会立即被视为过于可疑,甚至无需开始处理,整个交易就会被阻止。回到现在——我们看到大多数恶意内容和攻击来自.com网站,托管在美国,而且很可能是在某一天开始攻击用户的合法网站上。
-
外观。基于网络的威胁曾经是安全扫描软件的解脱——无需反编译或使用低级语言——一切都是纯文本,很容易通过“查看”代码并找到所有使一段JavaScript变得恶意的坏调用来判断其意图。现实是——混淆技术出现了。如今网络上看到的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恶意代码都被混淆到标准语言驱动算法会自毁的程度。浏览器如今赋予的强大功能,使得恶意代码很容易以加扰(几乎是加密模式)和动态方式隐藏,以至于标准安全软件无法看到它。
-
区分。在过去,如果某物看起来可疑,它就会被阻止。现实是——合法和恶意内容在现代网络攻击中交织并存。当一个充满合法内容的页面中有几段恶意内容时,很难直接说“不”。安全软件如今必须扮演新闻编辑的角色,剪掉网络的部分内容,使其再次安全。简单地阻止网站和页面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当(如上所述)大多数攻击来自合法网站,而这些网站的内容仍然需要提供给客户端时。
我写这些并不是为了描绘一幅严峻的图景——相反,我们正面临一个新时代,一个创新、变革(我知道有人在我之前说过这话,所以我就乘着成功的浪潮吧)和更好安全的时代。这种新现实将推动我们作为一个社区和一个行业走向新领域,在那里我们不再需要回答简单的“是/非”问题。欢迎来到赋权时代,为任何需要的人安全地提供所有新工具、技术和内容。“工作中禁止使用Facebook”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欢迎“工作中使用Facebook很棒——但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禁止消息、聊天或游戏应用”的日子。欢迎到一个所有网站都被平等对待、访问“始终在线”的时代,但我们会努力将坏的部分排除在外。
欢迎来到变革。我知道我们不是唯一拥抱它的人——所以准备好迎接它吧!
-Iftach Ian Amit
安全研究总监,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