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仪表盘中的恐惧与厌恶:技术视角下的风险可视化挑战

本文探讨安全仪表盘在风险可视化中的技术局限性,分析警报分类、恐惧诉求理论的实际效果,并提出基于管理理论的改进方案,强调仪表盘应作为团队协作对话的起点而非终点。

安全仪表盘中的恐惧与厌恶

最近一位同事向我求助,询问为何在仪表盘上看到一条特定的安全警报。消息显示他的数据库实例“暴露在广泛的公共IP范围内”。他不同意这一评估,因为该判断歪曲了配置背景。虽然数据库具有公共IP,但仅开放一个端口,且位于代理之后。对此测试实例的访问也仅限于“授权”IP地址范围。我解释说,这类信息是安全从业者在评估风险时希望了解的,但随后思考:“这对用户来说是合理的警报,还是只是更多噪音?”安全仪表盘何时变得像新闻一样,信息量超出我们合理承受范围,超载我们的认知能力并造成压力?

我与安全仪表盘的关系颇为复杂。尽管我理解不同团队需要快速查看需优先处理的事项,但发现的问题被广泛归类为高、中、低风险,缺乏足够的背景信息。这种方法可能造成团队间的困惑和分歧,因为这些分类通常与《维也纳道路交通标志和信号公约》保持一致:绿色表示良好,红色表示不良,黄色表示警告。问题在于,许多发现最终被标记为红色和黄色,分类取决于安全团队调整警报的效果以及组织的风险承受能力。大部分细微差别丢失了。

另一个问题是,这种数据分类不仅被视为优先级排序技术,还可能传达危险信号。作为人类,我们已经学会将仪表盘上的红色与某种程度的威胁联系起来。这或许是一些人患上交通信号灯恐惧症(fanariphobia)的原因。这是否是故意的设计选择?历史上,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PMT)——解释人类在受威胁时如何被激励进行自我保护——已被用作网络安全领域的标准技术,以证明恐惧诉求的合理性。但如果这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有效呢?最近一篇学术论文回顾了该领域的文献,发现关于恐惧诉求在促进自愿安全行为方面的价值存在矛盾数据。它常常适得其反,导致期望响应减少。那么什么有效?研究人员将管理理论(Stewardship Theory)确定为更有效的方法,通过员工改善安全行为。他们将其定义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契约关系”,它“连接员工和雇主,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以员工与组织之间的道德承诺为特征”。

我是在建议您扔掉安全仪表盘吗?不,但我认为我们可以同意,它们提供的视图有限,可能加剧团队间的冲突。它们不应是对话的终点,而应是起点,作为一种对话工具,鼓励团队之间就风险进行协作讨论。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