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安全工程第一阶段:安全意识培养
作者:Joe Basirico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30日
阅读时间:4分钟
系列文章
- 介绍篇
- 安全意识培养(本文)
- 能力建设(即将发布)
- 强制执行(即将发布)
上周我发布了介绍应用安全工程三个重要阶段的文章:意识培养、能力建设和强制执行。在接下来的三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每个主题,分享优化安全工程实践的最佳实践和指南。
根据我的经验,优秀的应用安全计划始于安全意识培训。目标是让产品团队掌握足够的信息,以判断何时需要安全团队的介入。这个定义很宽泛,让我们具体分析。
应用安全意识 vs. 普通安全意识
普通安全意识培训通过教授员工识别钓鱼攻击、设置强密码、理解TLS重要性等内容来保护企业。虽然这对任何组织都至关重要(因为多数成功的数据泄露都涉及人为因素),但应用安全意识更具针对性,它帮助工程团队成员:
- 识别风险
- 理解漏洞
- 判断何时需要安全团队支持决策(第二阶段会详述)
关键点:该计划的目标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安全专家,而是让他们掌握工具,在可能影响业务风险时主动寻求支持。
意识培养阶段的目标
-
明确保护对象
首要任务是让产品团队理解哪些资产最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受监管数据(PII/PCI/HIPAA等)或攻击者最可能瞄准的目标。识别资产是理解安全、风险和修复的第一步。 -
识别敏感组件
处理敏感数据的组件天然具有风险,但其他组件(如特权账户、关键系统接口)同样需要标记为高风险。 -
理解风险本质
定义风险为可能性×影响的乘积,这种清晰易懂的方式能帮助团队开展有效讨论。安全专业人员则需深入掌握风险评估方法。 -
安全可以有趣
最让我兴奋的是看到团队成员"灵光乍现"的时刻——无论是理解黑客思维还是特定攻击向量。让安全变得有趣能激发团队持续学习的动力。 -
安全不必耗时
20年前的"安全关卡"模式(威胁建模、架构审查、代码扫描等)让开发者对安全团队望而生畏。现代安全更注重赋能——通过工具和库帮助团队快速构建安全软件(下篇文章将详述)。 -
安全团队不只是说"不"
开发者常认为安全团队是"阻碍者"。优秀的安全团队会进化思维,既保障功能安全,又成为产品的市场差异化优势。
成功标志
如果产品团队在会议或功能讨论中频繁提出"这有什么安全影响?“并引发热烈讨论,说明意识培养的目标已经达成。本阶段的核心是让团队具备提出问题、热情和好奇心,而非必须解决问题。
系列文章
- 介绍篇
- 安全意识培养(本文)
- 能力建设(即将发布)
- 强制执行(即将发布)
订阅我们的 newsletter:每月推送安全新闻摘要和最新文章链接,不容错过!
相关阅读
- 《应用安全工程的三个阶段》
- 《如何扩展应用安全计划(第二部分)》
- 《如何扩展应用安全计划(第一部分)》
- 《构建500人安全团队》
- 《技术学习的旅行者方法》
讨论与分享
・ HackerNews 讨论
・ Twitter 分享
分类:安全团队 | 领导力 | CISO | 培训 | 指南 | 应用安全工程
Joe Basirico & Jason Taylor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