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向普通办公人员开放Copilot智能体构建功能
桌面智能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微软最新推出面向普通办公人员的自助工具,与OpenAI、Google和Salesforce展开直接竞争。
低代码智能体构建器赋能办公人员
这正是生成式AI智能体构建器的核心理念:通过低代码智能体构建器,让普通办公人员能够自动化日常繁琐任务。OpenAI、Zapier、MindStudio和Salesforce等公司推出的工具,将智能体AI从开发者群体扩展至一线办公人员,使其能够自动化手动流程。这些构建器通常可通过聊天提示创建智能体,并集成企业安全策略以管控使用权限和敏感数据访问。
微软Copilot Studio系列工具发布
微软于2024年10月发布Copilot Studio加入竞争。上周,公司向Frontier测试计划中的Microsoft Copilot用户发布了名为Copilot Studio lite的无代码智能体构建器。在该工具中,用户可创建微软所称的“轻量级”智能体。高级工作流、大语言模型选择等功能仍需完整版Copilot Studio。
与Copilot Studio lite同时发布的还有Workflows——一款能自动执行任务的Copilot智能体,包括向团队成员发送更新、管理Outlook、Teams、SharePoint和Planner中的日历。另一款生成式AI智能体App Builder除可视化数据外,还能跟踪项目里程碑和截止日期。
与ChatGPT Enterprise的差异化竞争
Gartner分析师Jason Wong指出:“微软正努力与最接近的竞争对手ChatGPT Enterprise实现差异化。这款Copilot应用与ChatGPT功能相似,因此微软试图通过深度集成来区分,其中关键是将智能体集成至SharePoint等现有应用套件。”
从低代码到无代码的演进
Copilot Studio lite为用户提供了无需开发背景的智能体构建环境,标志着从Microsoft Apps(原Power Apps)和Power Automate平台的低代码环境全面迈入无代码领域。
Wong补充道:“Microsoft Apps和Power Automate一直是公民开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搭建环境允许业务用户创建应用、工作流、机器人和自动化。而[微软]的应用构建器和工作流构建器工具无需正式设立公民开发环境——它们只是用户熟悉环境中的简易智能体构建工具。”
未来竞争重点在于工具生态
微软低代码与智能体营销总经理Richard Riley表示,智能体设计器已成为办公软件的标配功能,竞争不再局限于OpenAI与Copilot。他认为企业竞争重点将转向智能体配套工具而非构建能力本身。
延续Office成功基因
微软的智能体AI工具目前支持用户创建简单自动化功能。赋予终端用户此类工具正是微软生产力套件过去成功的基础。
Riley强调:“回顾历史,Office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可扩展性。通过Visual Basic和宏等工具,用户在Office上构建了超乎想象的功能。”
Don Fluckinger是Informa TechTarget的高级新闻撰稿人,负责客户体验、数字体验管理和终端用户计算领域。如有线索请联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