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DNS数据的宝贵价值——DNSTAP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如何通过DNSTAP技术高效捕获DNS查询数据,解决传统DNS日志性能瓶颈问题,并详细演示在BIND服务器上编译部署DNSTAP的完整过程,为安全分析提供宝贵数据源。

挖掘您宝贵的DNS数据

域名系统(DNS)是互联网上最重要的协议。DNS名称服务器和解析器的分布式架构形成了一个高度可扩展的弹性系统,自NSFNET早期以来基本保持不变。这种独特解决方案允许域名持有者管理自己的区域数据,同时仍能接入全球互联网域名分发层次结构。

在安全领域,了解客户端系统的DNS查询能提供关于环境正常/异常操作的宝贵信息。几乎所有组织都会运行递归DNS服务器,而内部客户端的通信几乎都始于DNS查询请求。记录这些请求和响应是必要举措,因为这是安全和运营分析的宝贵数据源。

但日志记录存在技术挑战:即使中等规模的DNS服务器也承受着巨大网络负载,它们需要保持多线程高性能运行。虽然Microsoft域控制器和BIND服务器都提供日志功能,但持续的磁盘I/O操作会显著降低性能。在DNS代码线程中,处理新请求的优先级高于日志写入,这可能导致日志丢失。

DNSTAP解决方案

Farsight Security提出的DNSTAP技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I/O性能瓶颈:

  • 采用Google协议缓冲区实现灵活的二进制结构化日志格式
  • 将DNS数据编码后序列化为可靠字节流
  • 分离DNS服务与日志I/O操作

BIND服务器实战部署

  1. 环境准备
1
2
3
4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libtool autoconf automake libssl-dev
sudo apt install libprotobuf-c-dev libprotobuf-c1 protobuf-c-compiler
sudo apt install fstrm-bin libfstrm0 libfstrm-dev
  1. 编译安装BIND 9.14
1
2
3
4
5
6
wget ftp://ftp.isc.org/isc/bind9/cur/9.14/bind-9.14.2.tar.gz
tar -xzf bind-9.14.2.tar.gz
cd bind-9.14.2
./configure --enable-dnstap --sysconfdir=/etc/bind --prefix=/usr/local
make
sudo make install
  1. 系统服务配置: 创建/lib/systemd/system/framestream.service
1
2
3
4
5
6
7
8
9
[Unit]
Description=DNSTAP Frame Stream Capture
Before=named.service

[Service]
ExecStart=/usr/bin/fstrm_capture \
  --unix-socket=/var/cache/bind/dnstap.sock \
  --output-file=/var/log/dnstap/dnstap.log \
  --rotate-interval=86400
  1. BIND关键配置: 在named.conf的options节添加:
1
2
dnstap { all; };
dnstap-output unix "/var/cache/bind/dnstap.sock";

数据分析工具

BIND自带的dnstap-read工具支持多种输出格式:

  • 基础解析:dnstap-read /var/log/dnstap/dnstap.log
  • 详细输出:dnstap-read -p
  • YAML格式:dnstap-read -y
  • 十六进制:dnstap-read -x

消息类型标识:

  • AUTH_QUERY (AQ)
  • CLIENT_RESPONSE (CR)
  • FORWARDER_QUERY (FQ)
  • 等12种消息类型

作者还开发了Python解析工具(https://github.com/yoda66/DNSTAP-FrameStream-Python),可生成统计报表。

通过DNSTAP技术,安全团队现在可以无性能损耗地获取完整的DNS流量数据,为威胁检测和网络行为分析奠定坚实基础。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