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字节的一生:存储技术演进史
一个字节的数据随着更新、更好、更快的存储介质出现,以多种不同方式被存储。字节是最常见的八位数字信息单位。位则是可表示为0或1的信息单位,代表逻辑状态。
在打孔卡时代,位以卡片特定位置是否有孔来存储。追溯到巴贝奇分析机时代,位以机械齿轮或杠杆的位置存储。对于磁带和磁盘等磁存储设备,位由磁膜特定区域的极性表示。在现代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中,位通常表示为电容器中存储的两个电荷级别。
1956年6月,Werner Buchholz创造了“字节”一词,指用于编码单个文本字符的位组。字符编码从ASCII开始,后来Unicode扩展了ASCII以支持其他语言。UTF-8、UTF-16和UTF-32是不同标准的字符表示方式。
1951年:UNIVAC UNISERVO磁带驱动器
故事始于1951年的UNIVAC UNISERVO磁带驱动器,这是首个商用计算机磁带驱动器。磁带是1200英尺长、½英寸宽的镀镍磷青铜带(称为Vicalloy),重三磅。数据字节以每秒7200字符的速度存储在磁带上。
1952年:IBM 726磁带单元
IBM推出首款磁带单元IBM 726,使用7轨磁带,每秒移动75英寸,传输速率达12500数字每秒。磁带使用“真空通道”方法保持循环,容量约1.1MB。
1956年:RAMAC硬盘驱动器
IBM完成RAMAC 305计算机系统,首次使用移动头硬盘驱动器。50个24英寸金属盘片可存储约500万字符,容量约3.75MB,支持实时随机存取。
1963年:DECtape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推出DECtape,使用¾英寸磁带,层压在两层聚酯薄膜之间。数据传输速率达8325个12位字每秒。
1967年:IBM软盘驱动器
IBM团队开发出代号为Minnow的软盘驱动器,后成为IBM 23FD软盘驱动器系统。磁盘容量80KB,用户可轻松转移。
1969年:阿波罗引导计算机绳缆存储器
绳缆存储器用于阿波罗11号任务,手工制作,容量72KB。电线穿过圆形磁芯表示1,绕过表示0。
1977年:Commodore PET和Datasette
Commodore PET内置1530 Datasette,将数据转换为模拟声音信号存储在磁带上,传输速率约60-70字节每秒。
1978年:激光影碟
MCA和飞利浦推出激光影碟,使用模拟视频和模拟FM立体声,是CD和DVD的基础。
1979年:希捷科技成立
Alan Shugart和Finis Conner创立希捷科技,推出ST506硬盘驱动器,容量5MB,传输速率625KB每秒。
1981年:3½英寸软盘驱动器
索尼推出首款3½英寸软盘驱动器,后被惠普采用。单面容量161.2KB,双面版本随后推出。
1984年:CD-ROM
索尼和飞利浦宣布CD-ROM,容量550MB。首款产品是Grolier电子百科全书,仅占用12%磁盘空间。
1984年:闪存发明
舛冈富士雄发明闪存,使用浮栅晶体管存储数据。电子穿过氧化层被困在浮栅上表示0,无电子表示1。
NOR闪存和NAND闪存区别在于存储单元组织方式。NOR支持随机存取,适合只读应用;NAND牺牲随机存取换取更高存储密度。
1991年:固态硬盘原型
SanDisk为IBM制作SSD模块原型,容量20MB,售价约$1000,用于IBM ThinkPad笔式计算机。
1994年:Zip磁盘
Iomega发布Zip磁盘,容量100MB,后增至2GB。传输速率1.4MB每秒,比标准软盘快得多。
1994年:CompactFlash
SanDisk推出CompactFlash,广泛用于消费设备。传输速率基于“x”评级计算,如133x对应19.95MB每秒。
1997年:CD-RW
推出可重写光盘CD-RW,基于相变技术。化合物在晶态和非晶态间转换,表示0和1。
1999年:IBM微驱动器
IBM推出世界上最小硬盘驱动器微驱动器,容量170MB和340MB,1英寸大小,适合CompactFlash Type II插槽。
2000年:USB闪存驱动器
推出USB闪存驱动器,接口版本从USB 1.1到USB 3.1,传输速率逐步提升。
2005年:垂直磁记录
硬盘驱动器制造商开始使用垂直磁记录(PMR),存储密度比纵向磁记录(LMR)高三倍。
2007年:首款1TB硬盘驱动器
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宣布首款1TB硬盘驱动器Hitachi Deskstar 7K1000,使用五个3.5英寸200GB盘片。
2009年:NVMe
开始技术工作于非易失性内存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NVMHCIS),后发展为NVMe标准。现代NVMe驱动器读写速度达3500MB每秒和3300MB每秒。
当今与未来
存储级内存(SCM)
SCM提供优于或等同于主存的性能,以及字节可寻址能力。旨在解决SRAM密度低和DRAM需持续刷新等问题。主要技术包括:
相变内存(PCM)
使用GST材料,非晶态高阻表示0,晶态低阻表示1。可通过中间电阻存储多状态。
自旋转移扭矩随机存取存储器(STT-RAM)
由两个铁磁层组成,存储基于磁方向差异。两层磁化方向一致表示1,相反表示0。
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ReRAM)
由两个金属电极和金属氧化物层组成,状态基于氧空位浓度决定。
2015年英特尔宣布Optane产品,基于3D XPoint技术,性能比NAND SSD快1000倍。
硬盘驱动器(HDD)
氦气硬盘驱动器(HHDD)
氦气密度为空气的1/7,减少盘片旋转阻力,允许更多盘片封装。制造商花了多年防止氦气泄漏。
叠瓦式磁记录(SMR)
新磁道重叠部分旧磁道,提高磁道密度。写入过程复杂,可能覆盖相邻磁道。
微波辅助磁记录(MAMR)
使用20-40GHz微波场降低盘片矫顽力,允许更高数据密度。西部数据和东芝推进此技术。
热辅助磁记录(HAMR)
使用激光加热盘片微小区域至750°F(400°C),使数据位更紧密,提高数据密度。希捷2013年演示此技术,2018年开始发货。
磁带终结,倒带
从1951年至今,存储技术从纸带、金属带、磁带、绳缆存储器、旋转磁盘、光盘到闪存不断发展。NVMe比1951年UNISERVO金属磁带每秒多读取486,111%数字,比1994年Zip磁盘多213,623%。
存储0和1的方式千变万化,但本质不变。下次刻录CD-RW或使用光盘存档时,请思考非反射凹凸如何转换为0,反射区域如何转换为1。制作卡式混音带时,记得它们与Commodore PET的Datasette密切相关。最后,记得善意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