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序列异常检测转化为可操作警报的技术方案
背景与挑战
流媒体服务平台需要确保用户在任何支持应用的设备上都能可靠观看内容。由于设备类型、地区配置和第三方集成的多样性,手动设置监控警报变得不可行。这促使将问题重构为大规模在线时间序列异常检测任务,通过自动化监控解决方案向值班工程师提示观测流量中的异常偏差。
技术方法
特殊事件分类体系
-
预期特殊事件 通过协变量或外生变量增强异常检测模型。以基于预测的异常检测为例,加入协变量可以产生更有意义的预测基准。但实际应用中,二元协变量编码仍面临挑战,需要离线分析历史数据来识别影响事件偏差的关联变量。
-
未预期低影响事件 采用集成学习方法,结合多个检测器捕获时间序列的不同特征(如均值、方差、趋势等)。研究发现,仅依赖偏差量级的模型不足,而引入基于导数和相关性的检测器能显著提升过滤无害异常的能力。
-
未预期高影响事件 通过验证受影响区域内其他技术栈服务的指标相关性来区分外部事件与应用故障。这种方法模拟终端用户事后分析异常的判断过程。
技术架构
- 使用集成检测器组合(预测基和导数基评分器)
- 实施多维度指标关联分析
- 建立协变量增强的预测模型
实施效果
该方案显著降低了误报率,使工程师能专注于开发新功能。同时强调需要定期评估引入抑制机制可能导致的真实事件漏报风险。
展望
虽然操作挑战在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文献中常被忽视,但本文提供的技术见解为面临类似问题的实践者提供了实用指南,并推动将检测到的异常转化为可操作警报的领域特定和领域无关机制的更广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