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金融数据共享新规将科技巨头拒之门外

欧盟即将实施的金融数据访问框架将排除大型科技公司参与,要求第三方企业通过安全框架获取客户金融数据,以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并保护消费者权益与市场公平竞争。

欧盟将科技巨头排除在金融数据共享计划之外

欧盟即将推行的金融数据共享计划将把大型科技公司排除在外,这对正努力保持市场份额的银行而言是一项利好。

新规旨在允许第三方企业访问金融数据,以便开发面向消费者的服务。像Meta、Google和Amazon这类公司渴望基于数据洞察开发金融产品,而如果科技公司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服务,银行可能被边缘化。

银行担忧科技巨头会以自身利益为代价,从其持有的金融数据中获取巨大价值。欧盟则希望保护消费者及其市场。《金融时报》披露,某欧盟外交官表示:“科技巨头在游说战中实际处于下风。”

欧洲议会和委员会支持银行的担忧,认为敏感数据可能被滥用,并加剧美国科技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

数字化时代

欧盟委员会指出,金融数据访问框架是欧盟计划的一部分,旨在推动“更广泛的金融行业进入数字时代”。该框架提出“为更广泛金融服务中的客户数据安全开放访问建立新框架”,并“以消费者利益、竞争、安全与信任为核心”。

该框架力求确保欧盟金融业适应数字转型及其带来的风险与机遇——尤其对消费者而言。据《金融时报》获得的文件,德国向其他欧盟国家建议排除科技巨头,“以促进欧盟数字金融生态发展、保障公平竞争并保护消费者的数字主权”。

金融科技行业专家、The Finanser首席执行官Chris Skinner表示:“我认为欧盟监管机构对科技巨头的主要顾虑是,如果它们能访问欧盟公民的金融数据,可能导致美国对其的控制。因此,他们希望确保我们的数据受到保护。”

即便传统上开放的金融科技投资者也开始担忧欧盟在监管方面过于灵活。

政治顾虑

欧洲金融科技企业家Matthias Kröner表示,在“过去”,他可能愿意向大型科技公司开放这些数据的访问,“但在今天的政治环境下可能不会”。他告诉《计算机周刊》:“当前我们看到强烈的监管竞争:美国在放开科技巨头,而欧盟委员会需要保护我们的标准。”

Kröner补充说,科技巨头只在符合自身利益时支持欧盟法规。“自然,他们乐于挑选支持的规则。”他指出,“欧洲法规可能不是人人喜爱,但首先它是为保护人民而制定,并非因为欧盟是专制国家。欧洲正因此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他表示,当前警戒级别高于以往,因为“我们也处在人工智能时代”。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