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时序数据库
时序数据库(TSDB)是专门为存储、检索和分析时间序列数据而优化的数据库系统。
什么是时间序列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表示在时间顺序上跟踪和监控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会随时间进行降采样和聚合。时间序列包含数据点,其中每个条目都有对应的时间戳,用于确定事件序列。此类数据广泛存在于数字世界中,表现为:
- 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指标
- IoT传感器读数
- 金融市场数据
- 用户活动日志
- 网络性能统计
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是其连续的时间性,随着每个时间周期新数据点的出现,会产生不断扩大的数据集。
什么是时序数据库?
时序数据库(TSDB)是专门管理和提供时间戳和时间序列数据的数据库系统。TSDB与通用数据库不同,它们以时间作为主要维度来组织数据,从而实现对时间排序数据的高效存储、检索和分析。
专用数据库通过以下功能应对时间序列数据的独特性质:
- 高速数据摄取
- 高效的时间查询
- 专用压缩算法
- 基于时间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 专门的分析功能
时序数据库与关系型数据库
了解时序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之间的基本差异有助于为数据管理需求选择更好的工具。
数据结构
关系型数据库
- 每个数据存在于使用行和列组织的结构化表中
- 数据库系统使用模式作为指定结构和关系定义的工具
- 系统使用主键和外键建立表之间的链接
- 专注于维护数据完整性和关系
时序数据库
- 以时间戳作为主要标识符的中心结构
- 时序数据库存储在不同时间收集的数据点序列
- 不需要关系型数据库所需的严格模式
- 优先考虑数据点的时间顺序排列
性能优化
关系型数据库
- 为事务操作(OLTP)优化
- 专注于复杂查询和结构化数据
- 专注于维护四个核心原则: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 使用通用索引系统与缓存和查询优化方法
时序数据库
- 为时间查询和高容量数据摄取优化
- 使用专用存储方法和数据结构
- 使用专门为时间序列数据设计的压缩算法
- 使用倒排或位图索引等方法
可扩展性
关系型数据库
- 传统上面临水平扩展的挑战
- 通常依赖垂直扩展(增加单服务器资源)
- 在考虑分布式系统时难以维护ACID属性
- 单服务器有其处理数据量的限制
时序数据库
- 为水平可扩展性设计
- 可以在多个节点或集群间分布数据
- 系统更有效地处理不断增加的数据量
- 支持更高数量的并发读/写操作
时序数据库的关键用例
时序数据库为跨多个行业的各种应用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物联网(IoT) TSDB存储和分析物联网生成的连续时间戳数据,为智能家居和建筑系统、工业自动化、预测性维护和环境监测系统提供支持。
DevOps和系统监控 TSDB通过记录以下指标服务于IT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监控:
- CPU和内存使用情况
- 网络吞吐量
- 应用程序性能
- 服务器健康统计
金融服务 金融行业依赖TSDB进行:
- 高频交易分析
- 实时风险评估
- 算法交易
- 投资组合优化
能源行业 能源管理部门使用TSDB执行智能电网优化、可再生能源监控以及资源跟踪和优化。
医疗保健 TSDB通过以下方式支持医疗保健应用:
- 远程患者监控
- 临床研究数据跟踪
- 健康指标分析
零售 TSDB允许零售商将其数据库用于三个基本应用:客户行为分析、销售趋势预测和库存管理优化。
架构:时序系统中的数据流
标准的时序数据库系统由多个操作组件组成,作为一个单一系统运行。
- 数据收集:代理或收集器从各种来源(服务器、应用程序、IoT设备)收集指标
- 数据传输:使用HTTP、MQTT或专用API等协议将收集的数据发送到TSDB
- 数据摄取:TSDB处理并存储传入数据,通常带有时间戳索引
- 数据存储:专用存储引擎优化数据压缩和检索
- 查询处理:面向时间的查询语言实现高效数据分析
- 可视化:仪表板和工具以有意义的方式呈现分析后的数据
时序数据库的优势
时序数据库在某些数据管理任务中表现出比传统数据库更好的能力。
- 高容量数据处理:TSDB有效管理来自各种来源的大量时间戳数据
- 卓越性能:通过快速摄取、查询处理和高效压缩能力,TSDB在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时实现比通用数据库更好的性能
- 专业分析:系统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和移动平均计算等时间相关功能
- 高效存储:高级压缩算法在保持对历史数据快速访问的同时减少存储需求
-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用于降采样或删除老化数据的自动化策略
- 可扩展性:系统允许用户执行垂直和水平扩展以适应不断扩大的数据规模
时序数据库的限制
时序数据库在拥有多个优势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限制。
- 复杂性:时序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往往比传统数据库系统更复杂
- 有限选择:与关系型或NoSQL数据库相比,可用的时序数据库平台选择有限
- 存储需求:时间序列数据积累大量信息,需要大量存储容量
- 学习曲线:用户需要特定培训来理解时序数据库,因为其具有独特的查询语言和系统概念
- 不适用于所有数据:当处理包含广泛互连的复杂关系数据时,时序数据库不太合适
使用InfluxDB和Python实现时序数据库
让我们通过使用流行的时序数据库InfluxDB和Python来逐步完成一个实际实现。
步骤1:设置InfluxDB
如果您已安装Docker,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快速启动InfluxDB:
|
|
运行此命令后,访问http://localhost:8086的InfluxDB UI以完成初始设置。
步骤2:安装Python客户端
安装InfluxDB Python客户端库:
|
|
步骤3:创建基本Python脚本
创建一个名为influx_example.py的新文件,包含以下代码以连接到InfluxDB:
|
|
结论
时序数据库已成为管理我们日益互联的世界中不断增加的时间戳数据的基本工具。它们的专门设计在性能、可扩展性和分析能力方面相比传统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显著优势。
通过理解时间序列数据特征和TSDB架构考虑因素,组织可以就实施时序数据库做出明智决策。在所有情况下,包括IoT设备监控、金融市场分析和应用程序性能跟踪,时序数据库都是有效的时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