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FDM频分复用技术中的带宽分配原理

本文通过GSM系统中的频分复用技术实例,详细解释了为什么实际应用中需要分配频率带宽而非单一频率。从幅度调制、相位调制到复杂调制技术,深入分析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频谱扩展原理。

为什么FDM在实践中使用带宽频段

我正在阅读Tanenbaum的《计算机网络》一书,其中关于频分复用(FDM)的部分让我感到困惑。

在FDM中,载波频率通过幅度、相位或频率调制来传输信号——通常是幅度和相位调制。在GSM或AM无线电中,传输使用FDM(在GSM中还同时使用时分复用)。每个频率信道都有一系列专用于该信道的频率范围。为什么要使用频率范围?如果调制幅度和相位,可以在单一频率上实现。例如,GSM对一个信道使用200kHz的频带。如果要传输的数据是数字的,为什么不使用单一频率进行传输?

感谢您的帮助。

技术解析

信道频率宽度的必要性

通常,信道具有一定的频率宽度——幅度调制可以在单一频率上工作,但更复杂的调制方式(如FM、QAM、PSK等)需要(较小的)频率范围,即一个信道。

例如,当调制相位时,相位的变化会引入构成信号一部分的中间频率。相位变化越快,产生的频谱就越宽,反之亦然。(粗略地说,更宽的信道能够实现更快的数据速率。)

归根结底,通过无线电发送的所有内容本质上都是模拟的,即使它使用数字调制方案。

调制对频率的影响

“如果调制幅度和相位,可以在单一频率上实现”

通过调制单频载波,会在输出中引入额外的频率。

让我们考虑幅度调制的简单情况。假设有一个100Hz的载波(sin(100 × 2πt)),被一个10Hz的正弦信号(sin(10 × 2πt))以50%的调制深度调制。

我们的整体波形如下: y = sin(100 × 2πt) × (1 + 0.5 × sin(10 × 2πt))

现在将其展开: y = sin(100 × 2πt) + 0.5 × sin(100 × 2πt) × sin(10 × 2πt)

应用积化和差恒等式: y = sin(100 × 2πt) + 0.5 × 0.5 × (cos(100 × 2πt - 10 × 2πt) + cos(100 × 2πt + 10 × 2πt))

整理结果: y = sin(100 × 2πt) + 0.25 × cos(90 × 2πt) + 0.25 × cos(110 × 2πt)

结果是,现在我们的输出中除了载波频率外,还有另外两个频率:一个是载波和调制信号之和,另一个是它们的差。

其他调制技术会有不同且更复杂的数学原理,但基本的原则是相同的:一旦将载波与调制信号结合,结果就不再是单一频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