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测试后的行动指南
Scott Worden* //
你和公司刚完成渗透测试……接下来该怎么办?本文介绍具体操作步骤、规划方法以及保持进度的实用技巧。
渗透测试的三个阶段
- 测试方
- 被测试方
渗透测试人员获取核心资产权限、取得root控制、实现全面掌控(无论使用何种术语描述)并不算失败。渗透测试的核心目的是发现脆弱点以促进改进。除了两种特殊情况外,渗透测试不存在失败:如果人为设置防护措施或对测试人员采取差异化应对,则视为失败;如果同一可修复问题在多次测试中重复出现,则视为失败。
渗透测试完成后该做什么?
如果进行渗透测试仅为满足合规要求或形式需要,那么任务已完成(尽管最终问题仍会暴露)。如果测试未发现任何问题,需要反思:是否进行了真正的渗透测试?测试人员是否专业?是否允许他们进行真实环境测试?若答案全部肯定,请联系笔者——笔者需要向您学习。
对于其他情况,是时候停止抱怨,放下饮料开始工作了。以下建议基于个人经验与实践总结,可能不完全符合您的场景,但希望您能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
研读测试报告
渗透测试旨在改进,因此报告需要具备可操作性。您是否理解发现的问题?能否复现问题?若不能,请联系测试人员。他们无需透露核心技术(这是付费服务的原因),但应提供基础信息帮助您在自己的环境中部分复现问题。
制定修复计划
下一步是制定计划。多数人倾向于立即实施修改,这并无不妥,但需确保不偏离核心目标:应对所有发现、提升安全性、维持系统可用性。有时自认为完美的防护方案可能会阻碍业务正常运行。
对于已知修复方法的问题,计划应包含预防(如可能)和检测措施。若不确定修复方案,则需要研究制定缓解计划。每个发现都应设定优先级,尽可能分配负责人和截止日期。切勿满足于单一修复(例如“既然封锁了入侵途径就万事大吉”),任何防护措施都可能被攻击者和测试人员绕过。最后,将计划和任务纳入工作跟踪系统以确保落实。还记得渗透测试失败的判定条件吗?
计划就绪后实施变更
计划制定完成后,是否立即实施变更?未必。您是否有时间处理?是否需要其他团队资源?是否存在业务影响?需要获得管理层、直接影响方和实施人员的支持。有效的方法是展示渗透测试结果:对管理层可提交报告,对技术人员则需演示测试人员的操作步骤,展示其如何轻松获取令牌、横向移动等。演示比报告更能让技术人员理解。有些公司可能不愿暴露缺陷,但展示发现给相关人员获得的收益远大于风险。此类演示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支持度。让更多人关注公司安全建设会使您的工作更轻松(或更复杂)。
您可能不喜欢演讲,但这是展示能力、获取支持并激发安全兴趣的机会。讲解自己擅长(且应该热爱)的内容可能会带来意外惊喜。但务必实事求是,承认未知并后续反馈。
从小处着手实现大目标
现在可以开始实施变更了吗?可能仍需要谨慎。有些计划需要大量工作和资源,或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导致管理层或其他团队犹豫。解决方法是将计划拆分为更易执行的小任务。无法修改所有密码长度?能否先处理关键账户(您确实识别了关键账户,对吗?)、信息系统或安全团队(以身作则!)?尝试实施多因素认证?同样从小范围开始,先在关键场景实施再逐步扩展。每次成功实施都会减少阻力。无论如何,一旦启动就要持续推动,不可半途而废。
警惕注意力分散
保持持续跟进至关重要。安全领域最容易出现“松鼠效应”(注意力分散)。总会有新的警报、紧急任务、新型恶意软件或闪亮工具出现。容易让不感兴趣的任务滑落并假设他人会处理。主动承担责任,牵头推动问题缓解。无法完全防护?实施检测。无法检测?确保具备可见性以便追踪。无法获得可见性?将其列入未来复查清单。安全和技术环境不断变化,新的解决方案可能很快出现。
您能胜任!
渗透测试可能令人沮丧,但请牢记其目的:提升整体安全成熟度。为实现该目标,必须对所有发现做出响应并跟进落实。当下次测试来临时,将发现视为挑战并努力击败测试人员。只是别掷出一点(喻指避免最低失误)。
*Scott是来自未公开公司的客座博主,作为安全工程师在中西部工作,几乎参加过所有BHIS网络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