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才守得住:Surface Command如何扩展MDR的可见性与影响力

本文探讨Rapid7如何通过Surface Command技术整合CAASM和EASM能力,消除传统MDR服务的可见性盲区,实现资产自动发现、持续监控与智能威胁响应,将攻击面管理能力融入托管检测与响应服务。

扩展检测范围

Surface Command通过结合两大关键视角增强MDR服务:

  • CAASM(网络资产攻击面管理):整合来自漏洞管理平台、EDR、身份系统、IT服务管理、防火墙等内部工具的洞察
  • EASM(外部攻击面管理):持续扫描暴露的基础设施,包括域名、API、IP、端口和服务

这种组合无需安全团队额外工作即可完整呈现环境中的实际资产和风险状况。对Rapid7安全运营中心(SOC)而言,这意味着更少的盲区风险和更快更精准的调查;对客户则意味着减少信息请求(RFI)并增强对响应流程的信任。

弥合可见性鸿沟

当前许多企业仍依赖电子表格和人工流程跟踪基础设施,导致:

  • 资产清单不完整
  • 分类标准不一致
  • 配置细节遗漏

Surface Command通过三大核心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1. 完整资产清单:通过API集成自动发现和分类各类资产(云环境、终端平台、防火墙配置等)
  2. 持续监控:实时追踪新资产和现有资产变更
  3. 自动化效率:某客户案例显示每月节省近100小时人工资产追踪时间

打造更智能的MDR体验

  • 快速环境认知:SOC在服务接入首日即可掌握完整环境画像
  • 事件响应上下文:对未知资产提供系统属性、归属和配置信息
  • 高级威胁狩猎:为主动防御提供深度上下文支持
  • 合规支持:明确界定防护范围,助力NIST/CIS/ISO等标准合规

普及攻击面管理能力

Surface Command将原本仅限成熟安全团队使用的攻击面管理能力,直接交付给Rapid7 MDR客户。现有客户可通过账户团队联系或申请无承诺试用。

数据引用: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调研显示76%的企业遭遇过涉及未知/未管理资产的网络攻击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