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空位中心实现量子网络化的关键技术突破

研究人员开发出新方法,使发射不同波长光的硅空位中心能够相互通信并产生量子纠缠,解决了量子网络构建中的关键障碍,为安全量子通信奠定了基础。

光学干涉仪实现硅空位中心的量子纠缠

量子网络是一种通过光纤传输量子比特的光学网络技术,能够实现防篡改的安全通信。基于合成钻石芯片的硅空位中心因其天然发光特性、小型化、固态结构及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势,成为量子网络的重要硬件实现方案。然而,这些中心存在一个严重缺陷:它们倾向于发射不同频率的光,导致量子信息交换困难。

去年,某中心量子计算中心与哈佛大学、汉堡大学、汉堡超快成像中心及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突破性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将以《可区分量子发射器的光学纠缠》为题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量子网络与硅空位中心的作用

量子网络通过单光子传输量子比特,最初应用于生成安全加密密钥。随着带宽和吞吐量的提升,该技术可实现隐私保护计算——用户无需公开数据或程序即可在远程量子计算机上执行计算。

硅空位中心作为量子存储器,能够捕获光线、进行路由和量子操作。与传统需要大型设备的原子或离子阱系统不同,钻石芯片的小型化特性使其更具实用性。

解决波长不匹配的创新方案

硅空位中心的主要挑战在于发射波长不一致,导致不同节点间难以通信。研究团队基于90年代的Elitzur-Vaidman炸弹测试思想实验,开发出频率分割干涉技术:

  1. 量子干涉原理:通过干涉仪将激光束分为两路后再合并,当路径长度相同时,光束会在特定方向相互抵消
  2. 单光子行为:即使每次只发送单个光子,粒子仍会表现出自我干涉的量子特性
  3. 无接触探测:通过检测光子输出端口的变化,可推断路径是否被阻断而无需实际接触

实现安全通信的量子纠缠

研究团队将空间路径干涉转换为频率域干涉:

  • 两个硅空位中心根据其量子状态阻断或允许光通过
  • 当两个中心状态相同时(均允许或均阻断),组合频率无光输出
  • 当状态不同时,组合频率产生光输出并生成量子纠缠

这种纠缠状态使得:

  • 通信双方可验证信道安全性
  • 任何窃听行为都会改变量子比特状态,从而暴露存在
  • 通过统计信息比对可确保通信不受第三方干扰

该技术为构建实用化量子网络提供了关键解决方案,推动了安全量子通信的发展。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