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软件供应链安全实践指南
编辑注:本文是为DZone的《2025趋势报告:软件供应链安全——增强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信任与韧性》撰写并发表的文章。
软件供应链已迅速演变为关键漏洞点和恶意行为者的主要目标。随着2025年的进展,组织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动态变化的威胁环境。本文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软件供应链安全检查清单,并阐明了零信任的关键作用。
软件供应链安全检查清单
以下部分为寻求实施或增强软件供应链安全的组织提供了见解和指导。
准备与治理
建立安全的软件供应链从根本上需要准备和坚实的治理。重要的是在组织内推动一种能够实现安全最佳实践的文化,按既定计划审查安全指标,并跟踪改善安全态势的进展。
-
确保员工每季度完成安全意识培训
-
将安全与开发速度同等优先
-
鼓励安全编码实践
-
向团队更新最新威胁,以便他们能够调整并提供符合组织价值观的解决方案
-
建立清晰的安全目标
-
审查安全培训完成率、未修复漏洞数量及开放时间、潜在漏洞对组织品牌价值的影响等指标
-
确保自动化CI/CD工作流具有严格的控制,在代码扫描完成之前阻止部署
-
确保定期审查指标,并将反馈传达给相关团队
安全开发实践
在SDLC中,开发阶段是漏洞可能潜入的地方。因此,从一开始就实施安全编码最佳实践非常重要。组织必须审查任何第三方组件,并保护其源代码仓库免受任何漏洞的影响。
-
使用SCA工具审查开源和第三方组件
-
为开发人员提供关于批准/未批准组件的明确指导
-
强制执行使用批准的组件,并限制使用未批准的组件
-
对于需要的新组件,审查开源社区提供的支持水平以及他们响应安全事件的频率
-
部署自动化的密钥检测工具,防止意外暴露API密钥或凭据等秘密
-
标准化代码审查流程,并确保在代码推送到源代码仓库之前获得必要的批准
-
强制执行最小权限原则(PoLP)和多因素认证(MFA)以保护对源代码仓库的访问
-
使用锁文件固定确切的包版本
-
使用加密哈希防止篡改
安全的构建与发布流程
为了保护软件从开发到部署的旅程,构建和发布阶段对于维护应用程序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因为攻击者可能引入恶意代码或篡改其组件。通过使用高级扫描技术和自动化安全配置来强化构建环境,可以减轻CI/CD管道中恶意更改的风险。
-
保护构建系统、CI/CD管道和工件仓库
-
设置私有工件仓库,集中管理、存储和分发所有构建工件,创建单一跟踪和保护每个组件的点
-
对所有软件包强制执行代码签名
-
实施可重现的构建,并验证相同的源代码始终产生相同的二进制输出,以检测不需要的更改
-
使用临时和隔离的构建环境,每次使用后销毁,以限制受感染系统的影响
-
将安全嵌入开发、测试和生产环境的构建中,以无缝集成安全与CI/CD管道
-
将密钥映射到正确的环境
-
使用PoLP限制
-
将所有CI/CD管道定义存储在版本控制系统中
-
使用专用工具扫描CI/CD工作流中的漏洞,并识别常见陷阱,如管道定义中暴露的密钥
安全的部署与运行时
部署和运行时阶段是构建阶段完成后的关键步骤。保护部署并在运行时持续监控可以确保部署的完整性并保护其免受任何威胁。
-
在部署前扫描最终构建的二进制文件,以发现配置错误、检测恶意软件或识别遗漏的漏洞
-
在专用的隔离镜像扫描器中测试来自外部来源的镜像,以发现应用程序中的恶意组件或后门
-
维护工件谱系
-
通过组织策略从受信任的来源部署镜像
-
验证发布者的身份,并通过加密签名确保工件的完整性
-
应用PoLP,并为用户和服务账户以及CI/CD管道强制执行强身份验证和授权
-
实施严格的网络分段,限制基础设施内的横向移动
-
定期审计部署基础设施安全配置,确保系统已打补丁并强化
-
使用云安全态势管理工具识别配置漂移
-
使用云工作负载保护平台持续监控运行中的软件,主动扫描新漏洞
-
确保监控系统在检测到漏洞时向安全团队发送警报
-
通过清晰、可操作的见解优先处理风险
身份与访问管理
强大的身份与访问管理(IAM)是安全软件供应链的关键基础。重要的是在SDLC的所有阶段实施最小权限原则(PoLP)和强身份验证与授权框架,以保护组织资源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
使用自适应身份验证,在检测到可疑活动时动态强制执行身份验证
-
使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根据PoLP强制执行授权
-
实施专用的密钥管理工具,安全存储凭据和API密钥
-
确保凭据未硬编码在配置文件中
-
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限制可以检索凭据的用户
-
实施策略,按既定计划自动化密钥轮换
-
确保每次访问密钥的尝试都被记录,以便审计和取证分析
-
实施策略,在检测到可疑活动时撤销对密钥的访问
事件响应与合规
安全事件是软件供应链中不可避免的现实,它们是对组织韧性和快速响应能力的真正考验。为了限制潜在损害并维护用户信任,明确的事件响应计划(IRP)和快速响应能力绝对至关重要。与行业标准保持一致可以帮助组织保持合规。
-
制定并测试IRP,包括团队和个人的职责以及清晰的沟通指南
-
专注于早期检测、遏制和消除威胁,并执行安全恢复
-
定期对人员进行IRP培训
-
进行模拟演练,评估团队准备情况并识别响应中的差距
-
定期审查和更新合规政策
-
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独立的第三方评估,以识别需要解决的领域
结论
现代软件供应链需要集成的防御和深度策略来抵御复杂威胁。为了实现真正的组织韧性,组织需要具备端到端的安全态势,覆盖SDLC的每个阶段。这意味着在团队中培养安全优先的文化,每个人都贡献并利用集体威胁情报,以领先于新兴风险。这种整体方法可以帮助组织应对复杂的安全环境。
本文摘自DZone的《2025趋势报告:软件供应链安全——增强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信任与韧性》。阅读免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