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安全与黑客风险
数字投票系统存在被黑客攻击以实施欺诈的潜在风险。成功入侵可能导致候选人通过不公正手段获胜,并削弱对民主进程的信任。Andrew Appel在Freedom to Tinker博客上提出了一系列缓解措施:第一部分讨论如何审计选举以检测黑客行为;第二部分批评美国政府“仅限我们”的网络安全概念,认为其弊大于利。
Dropbox数据泄露确认
Dropbox在2012年遭遇黑客攻击,约6800万条记录被盗。泄露数据包含用户名和哈希值,部分使用bcrypt(含盐值),部分使用SHA1(无盐值)。无盐的SHA1哈希降低了破解难度,而bcrypt因包含盐值相对更安全。Troy Hunt独立验证了此次泄露事件。
黑暗网络扫描与可视化
此前介绍的OnionScan黑暗网络扫描工具已发布第三部分,重点讲解如何使用Python进行数据可视化。该系列工具旨在通过开源情报(OSINT)技术分析暗网内容。
Linux内核cgroups或将支持网络包过滤
Linux内核开发团队正在讨论为控制组(cgroups)添加网络包过滤功能,可能集成Berkeley包过滤器(BPF)或netfilter。此特性可限制特定进程组的入站/出站流量,增强安全性,尤其适用于Docker等容器环境。
技术资源链接
- 选举安全分析:
https://freedom-to-tinker.com/blog/appel/security-against-election-hacking-part-1-software-independence/
https://freedom-to-tinker.com/blog/appel/security-against-election-hacking-part-2-cyberoffense-is-not-the-best-cyberdefense/ - Dropbox泄露验证:
https://www.troyhunt.com/the-dropbox-hack-is-real/ - Linux内核讨论:
http://lwn.net/Articles/697462/
http://lwn.net/Articles/698080/
注:本文提及的防御技术可能已过时,但仍有学习价值,可结合现代工具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