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防御技术深度解析:从内核访问到数据泄露
内核级安全工具的挑战与改进
在网络安全领域,端点安全产品(如CrowdStrike、SentinelOne等)通常需要访问Windows内核以实现有效的恶意软件检测和防护。这种内核级访问允许安全工具监控和阻止恶意行为,并防止恶意软件关闭安全软件。然而,这种深度集成也带来了风险,如CrowdStrike最近的宕机事件所示,一个错误的内核更新可能导致大规模系统故障。
微软计划于9月10日举办网络安全峰会,与端点安全提供商讨论最佳实践,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微软可能推动使用eBPF(扩展伯克利包过滤器)接口作为内核访问的替代方案,eBPF提供类似的功能但风险更低。这一变化可能在未来五年内成为行业标准,强制安全工具通过eBPF等接口而非直接内核挂钩进行操作。
数据泄露与安全责任:Snowflake案例
Snowflake的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揭示了云服务中安全责任的划分问题。攻击者通过密码填充攻击(password stuffing)获取了多个客户账户的访问权限,导致数据泄露。Snowflake强调,安全责任主要在于客户,因为攻击利用了弱密码和缺乏多因素认证(MFA)的配置。
Snowflake已实施改进措施,包括对新客户强制要求MFA,并为现有客户提供MFA强制执行选项。这一事件突显了企业在使用SaaS服务时的安全挑战:许多服务由非技术人员管理,他们可能缺乏安全配置的知识,导致配置错误或安全措施不足。
终端生命周期管理与漏洞风险
使用终止支持(EOL)的软件是企业安全中的常见问题。EOL软件不再接收安全更新,使企业暴露于未修补的漏洞中。漏洞管理程序通常依赖供应商补丁通知,但EOL软件无法提供这些更新,增加了风险。
在并购(M&A)场景中,EOL软件问题尤为突出。例如,会计系统在收购后常被弃用但仍需保留以满足合规要求,导致这些系统运行在过时的操作系统上,无法更新或修补。企业需要制定缓解策略,如网络隔离或访问控制,以减少这些系统的风险。
远程工作与身份验证安全
北朝鲜操作者通过笔记本电脑农场获取美国公司职位的案例展示了远程工作中的身份验证风险。攻击者使用远程访问软件(如RDP或TeamViewer)控制受雇员工的设备,从而访问公司网络。企业应限制本地管理员权限,监控并阻止未授权的远程访问工具安装,以降低此类风险。
多因素认证(MFA)是防止凭证填充攻击的关键措施。企业应强制要求所有云服务和内部系统使用MFA,尤其是在处理敏感数据时。
保险与网络安全成熟度
研究表明,拥有网络保险的公司往往在风险降低、事件检测和恢复方面表现更好。保险公司通过提供指导和要求特定控制措施(如使用EDR工具)来帮助企业提高安全成熟度。然而,保险也可能带来负面激励,如企业过度依赖保险而减少安全投资。
网络保险正在成为商业关系中的标准要求,尤其是在供应链 interdependence 的背景下。企业应将其视为提高安全性的机会,而非替代安全投资。
总结
网络安全是一个不断演变的领域,内核级访问、数据泄露责任、EOL软件管理和身份验证是当前的关键挑战。企业需要综合使用技术控制(如MFA和eBPF)、流程改进(如漏洞管理)和第三方指导(如保险要求)来构建 resilient 的防御体系。微软的即将变化和行业最佳实践的演进将继续 shape 未来的安全 land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