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施压台湾转移50%芯片产能以换取军事保护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透露,特朗普政府正施压台湾将半数芯片产能转移至美国,否则将失去对抗中国入侵的军事保护。此举旨在降低美国对台芯片依赖,但专家认为实现供应链独立需数十年时间。

芯片博弈:美国要求台湾转移半数产能换取军事保护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本周末向NewsNation透露,特朗普政府正施压台湾迅速将50%的芯片产能转移至美国,否则将失去对抗中国入侵威胁的军事保障。

芯片供应链的战略重要性

卢特尼克在采访中指出,台湾目前生产全球约95%的智能手机和汽车芯片,以及关键军事防御技术所需的芯片。他坦言“我们95%的芯片在9000英里外生产”对美国不利,而中国对“夺取”台湾的威胁毫不掩饰。

卢特尼克警告称,若美国失去台湾供应链,经济遭受冲击的同时国防能力也将陷入困境:“没有芯片,如何制造无人机和设备?”

美国芯片自给率目标

卢特尼克确认其任内的核心目标是推动美国芯片产量从当前的2%提升至40%。为实现这一目标,他计划将台湾“完整供应链”迁至美国,但专家认为这可能需要远超一个总统任期的漫长时间。

2023年,英伟达CEO黄仁勋曾预测美国实现供应链独立还需“10到20年”,强调“这在未来十年内并不现实”。

谈判挑战与地缘政治考量

卢特尼克承认这是项“艰巨任务”,并表示“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他解释说,对台湾而言,放弃全球芯片主导地位及其带来的盟国保护是“不自然的”选择。

“台湾自然会满足于生产95%芯片的现状,”卢特尼克说,“要让拥有95%份额的一方接受只剩50%,这损失巨大。”

但他引用特朗普的观点强调:“这对你我都不健康——我们保护你,你就应帮助我们实现合理的自给自足。”

安全保证与硅盾策略

为促成协议,美国将提供“某种安全保证”,让台湾确信转移供应链不会削弱其“硅盾”地位——即各国因急需芯片而保护台湾的地缘政治优势。

卢特尼克表示,台湾可通过协议确保美国仍将“基本依赖”其剩余的50%芯片产能。但他同时强调,美国获得50%市场份额将保障“美国消费所需的半导体”,实质是降低对台依赖。

产业生态与人才挑战

台积电及其庞大的供应商生态系统共同生产全球绝大多数高端芯片。今年早些时候,台积电承诺在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建厂以安抚特朗普政府,但其最先进芯片生产仍留在台湾。

多年来,台积电一直声称美国人才不足,引进海外员工的做法引发美国工人不满,指责其削弱工会力量。卢特尼克表示,任内另一重点是培训工人以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繁荣,并信心满满地预测:“我们的成功将震惊所有人。”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