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处理在新闻引语提取中的应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某新闻机构如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新闻引语的自动化提取,包括规则匹配与模型训练的混合工作流程、标注指南的制定过程以及人机协作的实践经验。

自然语言处理在新闻引语提取中的应用

新闻机构正积极探索如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和信息抽取(IE)技术将长篇内容模块化为可重用的元素,以适应播客、信息图表等不同叙事形式的需求。这种被称为"模块化新闻"的趋势要求自动化生成定制内容,同时需谨慎处理可能存在的声誉风险。

人机协作的工作流程

为确保模型可靠性,某机构数据科学团队采用Prodigy标注工具构建人机协作流程。核心挑战包括:

  • 记者和编辑需要理解AI模型的局限性
  • 必须建立清晰的标注指南来定义引语的三个组成部分:
    1. 来源(说话者)
    2. 提示语(表达行为的动词短语)
    3. 内容(引号内的文本)

混合方法的技术实现

团队开发了规则与模型相结合的混合工作流:

  1. 初期使用正则表达式匹配引号模式
  2. 发现纯规则方法在非标准引语(如术语标注)上表现不佳
  3. 转而训练命名实体识别(NER)模型处理复杂情况

标注过程采用四个定制化流程:

  • 手动标注初始模式
  • 校正模型预测
  • 主动学习处理不确定样本
  • 评审存在冲突的标注

界面定制与团队协作

团队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和创建定制脚本优化标注体验:

  • 添加标注指南帮助图标
  • 实现标注标记功能
  • 设计键盘快捷键提升效率
  • 采用云文档和即时通讯工具保持团队协同

成果与未来方向

最终模型在三类引语要素识别上达到89%准确率。长期目标包括:

  • 构建实时NER过滤的新闻直播系统
  • 针对新闻语料优化机构实体识别
  • 开发支持调查报道的人物关系分析系统

“AI迫使我们解构工作习惯,这种实验可能导致我们修改标准样式指南。” ——某机构副新闻编辑

该项目不仅改进了技术流程,还可能影响新闻行业的编辑规范制定。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