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盾黎明 | MSRC 博客
微软安全响应中心
注意: 此博客文章已发布超过一年。以下信息可能已过时。
会议背景与主题
2011年蓝盾安全会议(BlueHat v11)以“我们为用户而战”为主题,聚焦现实世界中的安全威胁。会议重点讨论了安全开发生命周期(SDL)的持续改进、安全响应机制的优化,以及如何帮助用户抵御社会工程攻击——这是计算机系统被攻陷的主要原因之一。
技术议题深度解析
1. 真实攻击与对手分析
Context Security 通过模拟定向攻击的渗透测试和工业网络间谍事件响应,揭示了攻击者的策略与目标。会议强调了超越工具和代码审查的高级威胁建模必要性,需将整个生态系统纳入考量。
2. 部署与组件间的风险
Matias Brutti 的演讲指出,风险常存在于部署边界、组件接口、应用与基础设施之间,以及“三要素”(平台、应用、应用商店)的交互中。平台提供商需与OEM等中间厂商紧密合作,确保安全措施在非理想部署场景下仍有效。
3. 物联网时代的端到端安全
Andrew Cushman 在主题演讲中提出,在“物联网”转型时代,IP设备(如汽车、医疗设备)数量远超传统计算机,必须与生态系统协作提供端到端的安全保障。
4. 恶意软件感染统计与用户界面设计
Adam Shostack 的数据显示:
- 社会工程攻击导致45%的系统沦陷
- 0day漏洞利用占比不足1%
微软团队致力于改进用户界面,帮助用户在面临安全决策(如证书错误警告)时做出明智选择,尤其在证书颁发机构(CA)被攻破(如DigiNotar和Comodo事件)导致伪造证书的情况下。
5. 证书授权系统的挑战与重构
Moxie Marlinspike 以Comodo CA被入侵事件为例,指出现有CA信任体系僵化且缺乏恢复能力。他呼吁构建敏捷的信任模型,使用户能够自主决定并撤销信任对象。
防御策略与协作框架
无论攻击是随机或定向、攻击者技术高低,必须强化系统的检测、遏制与恢复能力。与合作伙伴和客户协同工作是应对威胁的最佳策略。
致谢
感谢所有演讲者、参会者、组织者和志愿者,共同打造了这场富有启发性的蓝盾会议。我们将继续并肩作战,在“蓝盾黎明”中为用户而战,守护网络家园。
Katie Moussouris
高级安全战略负责人,MSRC安全生态系统策略团队
Twitter: https://twitter.com/k8em0
标签:
蓝盾安全简报、基于社区的防御、生态战略、安全保证、安全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