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行为科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将理查德·塞勒描述为行为经济学的创始人。这是一种错误信息。
塞勒确实成功地将心理学研究包装和推广到经济学界无法忽视的程度,但他绝非人类非理性行为的发现者。这不过是常识,对吧?声称有人最近才发现人类的非理性……这本身就是人类非理性的最新证据。
更具体地说,关于“观察到人们会受到影响”的主张——即情境和框架会影响决策的基本洞见——绝非塞勒的发明。赫伯特·西蒙早在1978年(塞勒甚至尚未开始研究之前)就因有限理性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前景理论则于1979年提出。禀赋效应虽由塞勒记录,但损失厌恶的基本心理学原理来自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更早之前,像沃德·爱德华兹这样的研究者在1950-60年代就提出了挑战期望效用理论的决策心理学研究。我们还应包括史密斯、沃斯通克拉夫特、康德和休谟(他们广泛发表过人类推理并非纯粹理性计算的观点)。
我这样说是因为没有人应该称塞勒为行为经济学的创始人(他帮助在经济学中建立了一个独特领域,但绝对没有发明这些思想或奠定基础)。这篇文章将“异常现象”框定为塞勒的发现,尽管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数十年来一直在记录理性选择理论的违反情况。更糟糕的是,文章声称伊马斯职业生涯的发展是由与塞勒的某种奇怪亲近度定义的(“曾经是遥远的榜样……现在是朋友和合作者”)。
有了这样的宣传文章,难怪经济学家对行为理论持怀疑态度,认为它是对宣传者的美化。
这种错误信息具有特定功能:它将功劳集中在经济学内部(特别是芝加哥学派,该学派以追求英雄式激进个人主义而闻名),而不是承认经济学在认识到其他学科已知并与之分享的内容方面非常滞后。
塞勒的实际贡献是政治和营销他人的工作以适应他自己的影响力范围(抹去他们的贡献),而非发现。
历史学家,自古以来就在戳破经济学家不自量力的泡沫。我的意思是,历史学家能立即看穿芝加哥学派的迷雾,因为我们追溯的是实际的思想谱系,而非神话化的“开国元勋”试图证明自己是奇怪的超人。经济学家的版本是制度化的圣徒传记和虚假的英雄主义,而非历史。
哲学(18-19世纪):人类不是理性计算器。 心理学(1950-1970年代):对系统性偏离理性的实证演示。 芝加哥学派(1980年代+):“哦,看看我们发现了别人在谈论什么。我们能找个人来认领发现它们的功劳,并重新包装成异常现象吗?!”
神话机器创造了一个英雄叙事,将塞勒描绘成挑战正统的孤独天才,而非实际发生的情况,以符合芝加哥学派激进白人男性个人主义的心理模型。
他们无法接受一个知识跨学科集体和协作涌现的故事。天啊,芝加哥学派的统治男性们竟然要承认女性和非经济学家做了基础性工作?女性?你能想象芝加哥学派的家伙们把功劳给女性吗?萨拉·利希滕斯坦直接挑战理性选择的偏好反转研究功劳在哪里?埃莉诺·罗施解释人们如何实际分类的原型理论功劳在哪里?研究儿童经济推理的发展心理学家功劳在哪里?巴鲁克·菲施霍夫对后见之明偏见和风险感知的研究功劳在哪里?
进步是通过机构缓慢纠正错误而发生的,而芝加哥学派却像秃鹫一样等在树顶,希望编织一个关于自己是顶级捕食者的叙事。想象一下经济学家承认自己根本错误并向外部学习?
塞勒的宣传是为了塑造一个孤独的天才,从内部勇敢挑战正统,通过个人才华开创一个新领域。这与他们整个经济理论的虚假叙事结构相同——英雄式的个体企业家像神一样超越凡人扰乱市场。这是一个循环且自私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