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驱动的仓储机器人运动规划技术解析

某机构最新研发的Vulcan机器人系统通过三维力传感器与创新控制算法,实现了在织物料仓中精准抓取和存放物品的能力。该系统采用触觉反馈与视觉融合技术,能主动接触环境中的随机物体并进行力控操作,标志着工业自动化进入触觉交互新范式。

机器人系统概述

某机构宣布其Vulcan机器人已完成试点试验,即将进入Beta测试阶段。该系统专为织物料仓设计,通过配备六维力/力矩传感器的末端执行器,实现了在受限空间内的物品抓取(Pick)和存放(Stow)操作。

技术突破

  1. 触觉融合控制

    • 传统工业机械臂依赖纯视觉定位,避免与环境接触
    • Vulcan系统创新性地引入触觉反馈,允许机械臂主动接触料仓内随机堆叠的物品
    • 通过实时力控确保操作力度安全阈值(<15N接触力)
  2. 双模末端执行器

    • 抓取端:真空吸盘配备深度相机,实时监测物品位移
    • 存放端:平行板夹爪集成传送带,内置可伸缩铝制推板(最大伸展20cm)
    • 辅助臂配备弹性带钩具,用于料仓开口管理

核心算法架构

存放算法(Stow)

  1. 三维感知层

    • 采用三组立体相机构建点云模型
    • 通过生成式AI合成弹性带训练数据
    • 三路深度学习模型并行处理(弹性带分割/料格分割/物品分割)
  2. 空间规划层

    • 二维卷积核(15×15像素)扫描可用空间
    • 机器学习模型生成三维可操作域(Affordance)
    • 物理引擎预测物品堆叠状态变化

抓取算法(Pick)

  1. 物品识别层

    • MaskDINO模型扩展四分类输出(非物品/可抓取/被压/受阻)
    • 基于对比学习的动态产品匹配(准确率92.3%)
  2. 吸附策略层

    • 结构化光深度感知(红外图案投影)
    • 带符号距离函数(SDF)建模三维空间
    • 每秒10帧的实时位移监控

系统部署

  • 试点阶段:华盛顿州6台Stow机器人
  • Beta阶段:同设施新增30台,后续德国部署Pick/Stow协同系统
  • 目标替代人工90%的高/低位料仓操作

技术影响

该技术突破了传统"非接触式"自动化限制,为物流机器人开辟了:

  • 复杂堆叠物品处理能力
  • 动态环境物理交互范式
  • 弹性容器操作新标准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