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专家提醒:远离涉及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帖文互动
当前全球关注的重点是恐怖组织能够轻易利用社交媒体传播其意识形态,并胁迫发达国家年轻人放弃一切,前往战乱地区参战。他们的成功源于能够精心操纵内容,并以对年轻人具有诱惑力的方式进行沟通,导致被洗脑的年轻人心甘情愿放弃生命,在拥挤区域实施自杀式爆炸袭击杀害无辜民众。
随着死亡人数上升,社交媒体公司及为恐怖组织提供发声渠道的在线平台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虽然区分言论自由和仇恨意识形态并不困难,但对每分钟有数百万上传内容的平台进行清理必然代价高昂。这些平台凭借法规免责得以存续——法规仅要求移除内容而非追究责任。而平台却通过设置障碍使移除操作更困难:仅删除明显违规内容(如色情),而针对诽谤、损害名誉、仇恨言论等具体内容则需要法院命令。
个人受害者因难以消除网络上的名誉损害而遭受痛苦,许多具有不同文化意识形态的国家不得不建立大型网络防火墙来屏蔽影响其信仰的内容。
当问题仅限于个人及其苦难时,社交媒体公司鲜有关注;但现在涉及生命损失和重大公共利益时,它们面临巨大压力,需要在维护用户隐私的同时减少这些组织利用平台的能力。
令人惊讶的是,达沃斯论坛出现头条新闻称“Facebook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建议网民通过传播正面信息(反宣传)来淹没恐怖主义的仇恨声音”。这种方法是否有效?还是社交媒体公司抵抗变革的尝试?任何反宣传行动难道不应该是有组织进行的吗?
对此类网站的点赞或评论会使您成为执法部门关注的对象,可能损害您的声誉并使您成为目标。如果该方法有效,应由机器人而非真人执行此类工作。
技术解决方案呼吁
社交媒体公司应开发技术手段来识别和移除有害内容、网站、消息及任何其他形式的社交传播。通过算法识别灌输模式可能并非极其困难的任务,因为最初的意识形态灌输预计使用的是普通语言。
文章发布时间:2016年1月22日
作者:Lucius on Security
涉及技术要点:内容审核算法、模式识别技术、网络内容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