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为何陷入细节泥潭及如何停止
设计师热爱创作,但在问题解决前过度打磨像素会浪费大量时间。本文精准指出五个诱使我们过早陷入细节的陷阱——害怕展示粗糙作品、治标不治本、解决错误问题、淹没在无效反馈中以及纯粹疲劳——然后提供四步救援计划,帮助重新聚焦目标、更快交付,并在关键处发挥创造力。
你画了五十版同一界面——却仍然讨厌每一版。你不情愿地选出三版给产品经理看,却听到:“看起来不错,但方案行不通。”听起来熟悉吗?
本文将解析设计师为何在错误时机陷入细节工作,考察流程陷阱和心理根源,因为理解这些陷阱是克服它们的第一步。我还将分享自己摆脱困境的策略。
原因一:害怕展示粗糙作品
我们设计师崇尚细节。我们被教导真正的工艺等于锐利的排版、完美网格和像素级精度。所以任务一来,我们就打开Figma开始打磨,远早于需要打磨的时候。
我跳过草图阶段的次数多得不愿承认。我告诉自己这样更快,却总是花数小时制作整洁的模型,而潦草的缩略图本可与产品经理进行五分钟讨论。粗糙草图感觉“不专业”,所以我藏起了它们。
代价?失去时间、浪费精力——到第三次重做时,队友们悄悄怀疑我是否理解了需求。
真正的问题是习惯:我们在解决问题前就打开Figma开始完善UI。
为什么我们隐藏这些粗糙草图?这不只是坏习惯或愚蠢。背后有坚实的心理原因。我们常称之为完美主义,但它比想要整洁更深。深入心理学(如Hewitt和Flett的研究)显示有几种类型驱动此行为:
- 社会规定的完美主义:那种挥之不去的感觉,认为别人都期待你做出完美工作,使得展示任何粗糙作品感觉像走入狮穴。
- 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你自己设定了不可能的高标准,导致如果任何东西看起来稍有不对就进行残酷的自我批评。
无论哪种方式,结果相同:展示未完成作品感觉错误,你错过了关键的早期反馈。
回到设计方面,记住客户很少看到建筑师的初稿铅笔草图,但这些草图仍然存在;它们在3D渲染前指导结构选择。同样对待你的缩略图——作为消除不确定性的工具,而非作品集项目。一旦利益相关者看到好处,粗糙就成为速度的徽章,而非马虎。所以,关键是有意识地做出转变:
将早期草图视为可丢弃的思考工具,并积极分享以获得更快反馈。
与产品经理分享的粗糙模型。漂亮吗?不。解决问题吗?绝对。
卷起袖子提升你的UX技能!遇见Smart Interface Design Patterns 🍣,Vitaly Friedman的10小时视频库。数百个真实案例和实时UX培训。免费预览。
原因二:治标不治本
处理任何任务前,我们需要理解目标业务成果。产品经理可能要求我们放大购物车中的支付按钮,因为用户没注意到它。建议的解决方案本身不一定坏,但重新设计按钮前,我们应该问:“什么数据表明他们没注意到它?”别误会,我不是说你不该信任产品经理。相反,这些问题帮助确保你们在同一页面,使用相同数据。
根据我的经验,用户可能不点击那个令人垂涎的按钮有几个原因:
- 用户不理解这一步是支付。
- 用户理解是支付,但期望先确认订单。
- 由于错误翻译,用户不理解按钮含义。
- 缺乏信任信号(无安全图标,不清楚的卖家信息)。
- 此阶段出现的意外额外费用(隐藏费用,运费)。
- 技术问题(按钮无效,页面冻结)。
现在,想象你简单地按经理建议做了。你解决问题了吗?很难。
而且,未解决问题的责任会落在你身上,因为界面解决方案属于设计领域。产品经理实际上正确完成了工作,识别了问题:可疑的是,很少用户点击按钮。
心理上,承担这个更大角色不容易。这意味着克服犯错的恐惧和探索不明确问题的不适,而非仅仅完成任务。这种转变意味着将自己视为创造价值的伙伴——即使这意味着克服质疑产品经理的犹豫(可能源于害怕发言或避免挑战权威)——并理解主动运用我们的产品逻辑专业知识对现代设计师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有点像产品经理还有另一个关键原因:AI的崛起。我故意用了放大按钮的简单例子,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AI将轻松处理常规设计任务。这让我担忧,但同时,我已经乐意踏入产品经理的领域:理解产品和业务指标,制定假设,进行研究等。听起来像我在抢PM的工作,但相信我,他们无疑有足够多的事,通常很乐意将一些责任委托给设计师。
原因三:解决错误问题
解决任何问题前,问问题是否值得你关注。
在一次主屏幕重大重新设计中,我们的目标是驱动更多用户进入付费服务。初始假设——使服务按钮更大更亮可能帮助回头用户——似乎足够合理去测试。然而,即使A/B测试(一种比较两个设计版本以确定哪个表现更好的方法)显示最小影响,我们继续调整那些按钮。
后来才明白:主屏幕不是销售的地方;访问者打开应用是为了开始,而非购买。我们移除了那个推广块,什么都没坏。旅程深处的上下文入口点表现优异。学到的教训:没有正确的上下文,任何视觉调整都是给猪涂口红。
为什么我们卡在打磨按钮而不是早点停止?很容易陷入隧道视野。心理上,可能是老掉牙的沉没成本谬误在作祟:我们已经投入时间在按钮上,所以停止感觉浪费了努力,即使数据没有希望。
继续摆弄熟悉的东西比承认我们需要新计划更容易。也许当结果停滞时我应该问自己的简单问题是:“我们在优化正确的东西,还是只是在打磨根本上不符合用户主要目标的东西?”仅此可能节省数小时。
原因四:淹没在无效反馈中
我们都与同事讨论工作。但关键点是:你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启动讨论?如果你的首选是“你觉得怎么样?”,那么这个问题可能导致你陷入个人意见的兔子洞,而非可行见解。虽然有经验的同事会穿透噪音,但其他人,不确定评估什么,可能评论任何事——字体、按钮颜色,甚至当你迫切需要讨论用户流程时。
这里重要的是两件事:
- 你问的问题,
- 你提供的上下文。
这意味着清晰陈述问题、你学到了什么,以及你的想法如何旨在修复它。
例如:“问题是我们支付转化率下降了X%。我采访了用户,发现他们放弃支付是因为不理解总金额如何计算。我的解决方案是显示详细成本分解。你认为这实际上为他们解决问题了吗?”
这里,你陈述了问题(转化下降),分享了见解(用户困惑),解释了解決方案(成本分解),并提出了直接问题。如果你准备一系列具体子问题更好。例如:“成本分解中的所有项目都清楚吗?”或“这个分解的放置在支付流程中感觉直观吗?”
另一个好习惯是保持粗糙草图和先前迭代方便。一些同事的建议可能你已经尝试过。如果你能立即讨论它们以重新访问那些想法或明确搁置它们,那就太好了。
我不是心理学家,但经验告诉我,心理上,不愿如此具体通常源于害怕解决方案被拒绝。我们倾向于内化反馈:看似无辜的评论,如“你考虑过其他方式组织这个部分吗?”或“也许探索这个部分的不同结构?”可能在我们脑中瞬间变成“你完全搞砸了结构。你是个坏设计师。”冒名顶替综合征,尽显其荣。
所以,总结这一点,有两个建议:
- 为每次设计讨论做准备。几个聚焦问题将产生比模糊“那么,你觉得怎么样?”更有价值的输入。
- 积极努力将设计反馈与自我价值分开。如果指出错误,承认它,从中学习,你就不太可能重复它。这通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我来说,花了多年与心理治疗师合作。如果你为此挣扎,我真诚祝愿你有力量克服它。
原因五:你只是累了
有时,问题根本不是战略性的——是疲劳。当大脑疲惫时,挑剔图标角落感觉像舒适的掩体。这有个名字:决策疲劳。基本上,你大脑用于艰难思考的电池电量低,所以它躲在简单舒适的区域推像素。
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来自《纽约时报》文章“你遭受决策疲劳吗?”。它描述了决定释放请求的法官在一天早期(约70%案件)比晚期(少于10%)更可能批准释放,仅仅因为他们的决策能量耗尽。幸运的是,设计师很少掌握某人的自由,但这个例子戏剧性地显示疲劳如何影响我们的判断和生产力。
什么有帮助:
- 交换任务。与另一位设计师交换票;新奇重置你的焦点。
- 与另一位设计师交谈。如果NDA允许,请团队外的同行进行理智检查。
- 走开。甚至十分钟步行比双倍浓缩咖啡更有帮助。
顺便说一句,这些想法是我在办公室周围步行时想出的。我很幸运在河边工作,那些短步行很快变成有帮助的习惯。
不那么神奇,但这个地点帮助我重置。
还有一个技巧帮助我早期跳出细节模式:如果我发现自己做了大约20个小调整——改变字体重量、颜色、边框半径——我就停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变成了习惯。我在Instagram上有类似习惯:到第三个卷轴,我的大脑悄悄问,“等等,我们不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