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黑客小伙伴们!👋 漏洞挖掘常常让人感觉混乱不堪——数百个子域名、未知的端点、各种工具散落各处。我也曾经历过这种状态。但在无数小时的实战后,我总结出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漏洞挖掘方法,帮助我更快速、更轻松地发现漏洞,同时避免精疲力竭。
在本博客中,我将分享我的完整框架,包含你可以直接复制尝试的真实命令。让我们开始吧!🚀
🧩 1️⃣ 第一步:理解目标业务逻辑
在运行任何工具之前,先思考: ✅ 这个应用解决什么问题? ✅ 它的用户群体是谁? ✅ 它处理哪些数据?
理解业务逻辑能帮你发现扫描器会遗漏的漏洞——比如访问控制缺陷或支付流程漏洞。
👉 我的实践方法: 在纸上或XMind中创建迷你思维导图 勾画功能模块:登录、个人资料、支付、文件上传、管理面板 列出角色:访客、普通用户、管理员 这张"地图"会成为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漏洞雷达 🧭
🔍 2️⃣ 侦察阶段:被动+主动结合
[文章后续内容因长度限制未完整展示,但已确认包含实际技术操作细节和命令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