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乔丹提出AI研究新视角:结合经济学与集体智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迈克尔·乔丹在ICASSP 2023提出AI研究应借鉴经济学概念,关注社会集体智能。他探讨统计契约理论和预测驱动推理等工具,强调分布式智能比自主通用智能更符合人类需求,并阐述信号处理在新时代的广义内涵。

ICASSP:迈克尔·I·乔丹的“人工智能替代视角”

在主题演讲中,这位伯克利教授兼某机构杰出学者将论证AI研究应借鉴经济学概念,并聚焦社会集体智能。

作者:拉里·哈德斯蒂
2023年6月2日


智能的定义历来困难,但大多数人(包括计算机科学家)思考智能时,会以人类智能为模型:即一种信息处理能力,使得自主代理能够作用于世界。

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与统计系彭厚陈杰出教授、某机构杰出学者迈克尔·I·乔丹认为,这一智能概念过于狭隘。“蚁群是智能的,因为它们能建造蚁丘并分享食物,即使每只蚂蚁并未思考筑丘或分享,”乔丹说,“经济学家进一步拓展了这一视角,关注市场完成的任务。根据某些定义,完成这些任务反映了智能。例如,每天为纽约输送食物的市场就是一个智能实体。它类似于大脑,而大脑是一个松散耦合的神经元集合,每个神经元执行相对简单的功能。类似地,生产者、供应商和消费者做出的松散耦合决策构成了市场这种智能形式。一个重大挑战是将这种智能与从数据学习中产生的智能形式结合。”

乔丹认为,分布式社会智能比《终结者》或漫威奥创式的自主通用智能更适合满足人类需求。同样,AI的目标应在集体层面而非个体代理层面制定。

“优秀工程师应思考所构建系统的整体目标,”乔丹说,“如果整体目标模糊——例如创造智能,并期望它以某种方式解决问题——这是不够的。”

“机器学习和网络数据的作用是以新方式将人们聚集起来,共享数据、相互提供服务,并创建新型市场和新型社会集体。构建此类系统是一个完全合理的工程目标。在交通、商业、医疗等领域容易找到现实案例。这些最好不被视为某种超级智能来帮助解决问题,而应被分析为:我们正在设计一个具有前所未有数据流的新系统,需要以各种方式聚合和整合这些流,其总体目标是根据个人效用为他们服务。”

新信号

在今年国际声学、语音与信号处理会议(ICASSP)上,乔丹将在主题演讲《人工智能的替代视角:协作学习、激励与社会福利》中详细阐述这些观点。ICASSP似乎不适合如此宏大的演讲,但乔丹再次强调,这仅是因为依赖了过于受限的定义。

“你可以将信号处理定义得非常狭窄,例如如何压缩、如何获得高保真录音等,”他说,“但这些都是过去的工程挑战。在新兴领域,信号的概念更广泛。信号通常来自人类,且常具有语义内容。此外,当人们以经济关系互动时,会以各种方式相互信号:我愿意为此支付什么?他人愿意支付什么?市场充满信号。机器学习可以创建新的信号词汇。”

“因此部分内容将是告诉信号处理领域的人:这不仅是关于数据、算法和统计,更是关于更广泛的信号概念。信号处理不仅关乎比特的处理和流式传输,还关乎这些比特的用途及其可能引发的市场力量。我希望能说服信号处理人员雄心勃勃地思考该领域的范围。”

统计契约理论

乔丹及其伯克利研究小组使用的工具之一是统计契约理论。经典契约理论研究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例如,卖家不知道潜在买家如何评估特定商品,但买家自己知道。

目标是设计平衡不对称的契约菜单。例如飞机分级座位:部分客户契约支付更高费用以获得更多空间和更好食物;部分客户契约放弃这些优势以换取更低票价。卖家无需提前知道哪些人群选择哪类;人群是自我选择的。

乔丹解释,在统计契约理论中,契约嵌入了统计分析。他喜欢用的例子是药物审批过程。

“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决定哪些药物上市,”乔丹说,“这部分是一个统计问题:有一种候选药物,它可能对人类有效或无效。你无法先验知道。因此你进行A/B测试:召集人群,给予治疗或对照,观察是否有改善。”

“问题在于游戏中有更多参与者。候选药物不仅来自自然或机构本身,还有第三方代理(制药公司)生成候选药物。它们可能生成数万种候选药物,测试成本过高。”

“监管机构在运行临床试验前不知道候选药物的好坏。但制药公司知道更多:他们了解开发过程,可能进行了内部测试。因此存在不对称。监管机构不能直接询问制药公司候选药物是否良好,因为制药公司只希望通过筛选上市赚钱。”

“解决方案是我们称为统计契约理论的方法,希望它开始成为一个新领域。数学成分再次是选项菜单,包括许可费、许可期限、试验规模等。每家制药公司为每种可能药物查看同一菜单。他们做出选择,然后通过临床试验揭示结果。”

“在选择过程中,制药公司揭示了信息。制药公司说:对于这种候选药物,我知道它很好,因此我选择‘商务舱’。现在你向监管机构揭示了信息。但监管机构不直接使用该信息;他们先验设定契约,你做出了选择。我们有一个新的数学理论专门解决这类设计问题,并希望覆盖其他问题。”

预测驱动推理

乔丹小组开发的另一工具称为预测驱动推理。

“我如何使用神经网络不仅做出良好预测,而且做出良好置信区间?”乔丹说,“问题是即使这些预测非常准确,它们在某些情况下仍会犯大错误,这些错误可能合谋产生有偏置信区间。我们有一种称为预测驱动推理的新技术解决此问题。”

“经典偏差校正仅是估计偏差,并校正原始估计以获得更无偏的估计量。我们的做法不同:我们估计的不是偏差,而是所有可能偏差的置信区间。然后使用该置信区间对原始值进行所有可能调整,以获得真实参数的置信区间。因此我们不仅获得更好的预测估计,而且获得整个置信区间,该区间有高概率覆盖真相。它能够使用神经网络的所有这些有偏预测,但仍提供覆盖真相的保证区间。这几乎神奇,但可以实现。”


研究领域
机器学习、经济学

标签
ICASSP、信号处理、某机构学者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