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密码学深度解析:物理原理构筑绝对安全通信

本文深入解析量子密码学的工作原理,通过光子偏振态传输密钥,利用量子不可克隆原理实现绝对安全通信。相比传统数学加密,量子密码能抵御量子计算攻击,但实际部署仍面临技术挑战。

量子密码学解析

在本视频中,Informa TechTarget产品营销助理Katie Donegan解释了量子密码学的定义、与传统密码学的区别及其工作原理。

数学可能无法提供所需的安全性……但物理可以。 基于数学方程加密信息的传统密码学对经典计算已足够安全,但随着量子计算的出现,这种保护可能不再足够。这正是量子密码学的用武之地:它使用物理原理而非数学方法。

下面我们将探讨量子密码学为何如此安全。然而尽管具有优势,量子密码学和量子密钥分发(QKD)仍存在局限性和挑战。

工作原理

量子密码学使用光粒子(光子)通过光纤传输加密密钥。光子代表二进制位(0和1)。由于以下量子力学特性,这构成了完全安全的系统:

  • 粒子可同时存在于多个位置或状态
  • 观测量子属性必然会导致其状态改变或扰动
  • 完整粒子无法被复制

量子密码学遵循1984年开发的模型:

  1. Alice希望向Bob发送消息,首先向Bob发送光子流密钥
  2. 光子先通过偏振器,使每个光子处于特定偏振状态(水平、垂直、右对角或左对角)
  3. Bob接收光子时随机使用两种分束器之一读取偏振状态并解密密钥
  4. 双方对比使用的分束器类型,错误分束器读取的光子被丢弃,剩余序列即为密钥

安全优势

若存在窃听者使用与Bob相同的工具,不仅无法与Alice比对结果,其存在还会改变光子位置,从而暴露行踪。

无法在测量量子状态时不扰动系统,因此理论上QKD是不可破解的。密钥在参与方之间交换后,恶意行为者几乎不可能在没有密钥的情况下解密数据。

您认为量子密码学是应对量子计算威胁的答案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Sabrina Polin是Learning Content团队视频内容执行编辑,负责Informa TechTarget官方YouTube频道Eye on Tech的视频规划与开发。此前曾任Products Content团队记者。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