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视频理解与生成技术突破

本文介绍四项CVPR研究成果,涵盖电影场景表示学习、长视频时空依赖建模、多模态动态推理和图像协调技术,通过对比学习和自适应 token 选择等方法显著提升模型效率与准确性,为长视频理解奠定基础。

长视频理解与合成技术研究

在某中心计算机视觉团队发表于CVPR 2024的四篇论文中,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长视频内容理解与生成的前沿技术方案。

基于电影元数据的场景表示学习

论文《Movies2Scenes: 利用电影元数据学习场景表示》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对比学习方法,仅使用常见的电影元数据(类型、剧情简介等)即可学习通用场景表示。在多个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长视频理解(LVU)数据集的7个分类任务中平均提升7.9%,在两个回归任务中提升9.7%。该方法为构建电影理解基础模型迈出重要一步。

选择性结构化状态空间模型

《选择性结构化状态空间用于长视频理解》论文扩展了S4模型,通过轻量级掩码生成器自适应选择信息丰富的图像token,实现对视频中长期时空依赖关系的高效建模。该方法在保持准确率提升最高达9.6%的同时,将内存占用减少23%。

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模态动态推理

针对多模态模型计算冗余问题,《基于 grounding 的视觉语言模型动态推理》提出通过动态跳过网络层、丢弃输入token和融合多模态token的方法。实验显示,该方法在多个下游任务中将最新模型的运行效率提升高达50%,而准确率仅下降0.3%。

图像协调的标签高效学习

《LEMaRT: 标签高效掩码区域变换用于图像协调》解决了图像协调模型对大量标注数据的依赖问题。该方法通过自动模拟外观缺陷生成训练数据,在使用50%标注数据微调时性能超越现有最佳方法0.4dB(MSE提升约9%),使用全量数据时优势扩大至1.0dB(MSE提升约21%)。

技术实现细节

电影理解基础模型构建

通过从数千部电影中自动识别500多万个场景(包含超过4500万帧),构建无需人工标注的训练模型。利用电影相似性度量定义对比学习中的正负样本对,确保场景在视觉和语义层面的一致性。

长视频时空建模优化

针对长视频中复杂的时空依赖关系,提出选择性S4(S5)模型。通过动量更新的S4模型指导token选择,结合长短掩码对比学习(LSMCL)方法,增强模型鲁棒性和长时程预测能力。

多模态推理加速

采用强化学习训练智能体,动态决策网络层跳过、token剪枝和多模态融合策略。在指代表达理解、分割和视觉问答任务中,显著提升MDETR和GLIP等模型的推理效率。

图像协调自监督预训练

LEMaRT方法通过亮度、色调调整等变换自动生成合成图像,结合改进的Swin Transformer架构(SwinIH),在局部和全局自注意力机制协同下实现更真实的图像协调效果。

这些技术突破为长视频内容分析和生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减少计算资源消耗的同时显著提升模型性能。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