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发布530亿美元AI计划,GPU需求成焦点
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本周公布了包含数百亿美元的AI战略计划,包括升级的大模型系列和在欧洲建设AI数据中心的规划。但在关键资源短缺、IT环境日益分化的背景下,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引发了一系列疑问。
多模态大模型与全球基础设施布局
在杭州举行的阿里云峰会上,阿里巴巴详细介绍了其最新一代大模型Qwen3-Omni。该模型能够处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同时生成文本和语音。重要的是,该模型采用Apache 2.0许可证,使不愿绑定ChatGPT等生态系统的公司更易于集成。
与此同时,这家中国巨头还勾勒了横跨中东、欧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AI数据中心链建设计划。据路透社报道,该公司计划在三年内投资53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阿里巴巴目前已在全球29个地区运营着91个可用区,包括在伦敦和德国的现有设施。
新蓝图将包括其在荷兰、法国和巴西的首批数据中心。
全球竞争与基础设施布局
阿里巴巴数据库研究员李飞飞博士表示:“我们全球基础设施的战略扩张旨在满足前瞻性客户加速增长的需求。”
The Adaptavist Group的AI创新主管Neal Riley指出:“接近需求是关键——为了在全球竞争,阿里巴巴需要尽可能靠近用户。”
据了解,阿里巴巴计划从新的欧洲数据中心提供全套服务,从标准云服务和弹性计算服务到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AI。
为吸引企业使用其设施“设计、启动和扩展突破性AI代理和应用”,阿里巴巴将提供一系列资源,包括“在Model Studio(阿里云一站式生成式AI开发平台)上最多20亿个免费token,以及最高12万美元的阿里云积分”。
GPU供应挑战与替代方案
不过,阿里巴巴可能无法提供的是对NVIDIA GPU的访问,这些芯片已成为AI基础设施的代名词。作为中国实体,阿里巴巴被华盛顿禁止购买NVIDIA的高端产品。与此同时,美国希望NVIDIA向中国销售性能缩减的H20芯片——华盛顿从中分得一杯羹。
而据报道,北京已告知中国公司不要使用这些NVIDIA芯片。那么,除了在灰色市场获取完整性能的NVIDIA设备外,中国企业还有什么替代方案?
阿里巴巴有自己的本土替代品T-Head,目前被认为能够与H20正面竞争,且无需向美国政府支付回扣。那么,阿里巴巴会向欧洲消费者提供自己的芯片,而不是欧洲政府急于引进以提升大陆AI能力的NVIDIA部件吗?阿里巴巴没有表态。
数据主权与监管挑战
除了芯片主权问题,还存在更广泛的AI和数据主权问题。欧洲政府和客户越来越担心华盛顿可能向云服务提供商施压,并可能访问欧洲设施及其中的数据。
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协议可在对海外实体投资关键国家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无疑被视为此类)存在担忧时启动。这只是数据中心计划面临的电力、土地和水资源短缺之外的又一个障碍。
不过,阿里巴巴很可能从专业运营商那里获取数据中心容量。例如,其首批德国数据中心位于法兰克福的沃达丰设施中。这意味着它可能不受欧盟FDI制度的约束。
英国市场的例外
阿里巴巴蓝图中一个显著的例外是英国,这里是阿里巴巴现有数据中心的所在地。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发言人表示:“虽然我们不会对可能的投资进行猜测,但数据中心现在被监管为关键国家基础设施。如果任何国家的投资交易可能影响国家安全,政府可以介入审查。”
考虑到最近由微软和谷歌等公司牵头的英美420亿美元贸易协议,英国目前已有足够多的事务需要处理。毕竟,该协议包括了NVIDIA提供的大约12万个G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