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信任安全新纪元:欧洲企业的全面防护蓝图

本文深入探讨零信任安全架构在欧洲企业的实施策略,分析传统零信任方案的局限性,并提出"全方位零信任"模型,涵盖分支机构隔离、物联网设备防护和供应链安全等关键领域,帮助企业构建更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

零信任无处不在:欧洲组织网络安全的新时代

零信任是保护组织安全的最佳信任方式,ZScaler表示

许多欧洲组织已采取措施实施零信任原则,保护用户、设备、工作负载和应用程序的安全。但这些努力如果应用范围过于狭窄,可能会在韧性和安全性方面留下重大缺口。

事实上,企业往往专注于保护最直接的漏洞,而忽略了网络的其他重要区域,如远程位置、运营技术(OT)、物联网(IoT)设备和供应链连接。随着运营变得更加分散、去中心化和设备密集,威胁行为者非常乐意利用不断扩大的攻击面中的安全缺口。

与此同时,网络威胁的演变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由AI驱动的网络犯罪分子利用遗留系统访问敏感系统,横向跨越网络移动,造成破坏、勒索和数据盗窃。

为什么传统零信任只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零信任是现代网络安全的黄金标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等权威机构推荐了"默认不信任任何用户、设备、工作负载或应用程序"的原则。

然而,尽管许多组织已采取措施向零信任架构迈进,但这些努力往往未能解决上述被忽视网络区域中概述的风险。这是因为许多IT团队采用分阶段方法部署零信任,但在确保用户网络流量和应用程序访问的初步成功后便停滞不前。

这些初步措施无疑减少了组织的攻击面,但有限的零信任部署就像在房子的一半周围建立安全边界,而另一半没有锁或警报。一些攻击者会在看到前门的安全门窗时退缩,但其他更坚定的攻击者会绕过最强的防御,寻找其他地方的弱点。

实现全方位零信任的路径

保护房子的另一半就是"零信任无处不在"的用武之地;将组织的方法扩展到用户、设备、工作负载和应用程序之外,以解决网络风险的所有领域:

  • 分割分支机构、工厂和仓库:必须将远程站点、制造设施和物流枢纽视为隔离实体,而不是依赖网络边界内的隐式信任
  • 隔离物联网和运营技术设备:每个物联网或运营技术设备都必须进行分割并强制执行安全策略
  • 消除第三方网络访问:所有供应商通信都应通过安全系统路由,以否定信任假设并保护供应链生态系统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组织可以加强其网络安全态势,显著减少攻击面,为威胁渗透和传播留下更少的途径。此外,这些措施还提供了显著的运营效益,如更清晰的架构、更简单的管理,以及由此带来的更低维护成本。

满足监管期望

“零信任无处不在"的方法不仅修复了安全缺口(并释放了运营效率),还帮助组织遵守《2018年数据保护法》、英国NIS法规和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指南等法规。这些框架对于保持数据安全和业务韧性至关重要。

除了避免处罚外,合规性还加强了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它表明了对保护隐私和保护敏感数据的承诺,这两者在国际市场上都备受重视。这有助于组织确保持续获得跨境合作和市场机会。

从今天开始领先于黑客

“零信任无处不在"是管理不断扩大的技术风险、全球化需求、混合劳动力和地缘政治挑战的蓝图。它是保护英国作为全球金融和创新领导者竞争力的宝贵工具。

英国CIO和CISO现在就该行动:“零信任无处不在"为增长、创新和转型铺平了道路,无需妥协。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