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间的沟壑:微软BlueHat安全会议深度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微软BlueHat安全会议的三大核心目标:内部安全培训、安全社区建设与协调漏洞披露。通过邀请制会议促进开发者与研究员互动,推动Silverlight等技术的安全研究,并分享国际协作案例。

黑白之间的沟壑 | MSRC博客

作者: Celene Temkin(BlueHat项目经理)
发布日期: 2008年8月21日
阅读时间: 约3分钟

我将夏季安全会议之间的这段时间称为"黑白阶段"——此时我像穿着一件变色T恤般随时切换安全角色,根据会议筹备周期调整状态。我们刚成功举办了Black Hat大会,现在距离BlueHat v8开幕仅剩60天。

尽管BlueHat v8的日程尚未正式公布,但已有关于演讲阵容的早期讨论。我可以保证,这两天的前沿内容绝不会让人失望。请密切关注BlueHat TechNet安全简报页面,未来几周将公布演讲者名单、摘要和简介。同时,BlueHat博客将持续分享往届、当前及未来演讲者的动态。

但首先,什么是BlueHat?在快速演进的安全行业中,这场会议的目标是什么?

第一,我们坚信内部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真正理解安全现状,才能开始防御并预见潜在威胁。BlueHat采用邀请制,微软开发者、安全工程师和产品团队可通过参会获得安全培训学分。由于安全不是旁观者运动,我们也鼓励微软员工与外部研究员同台演讲。所有演讲均不设保密协议,尽可能保持透明。

第二,BlueHat是连接安全社区的桥梁。 任何会议中,“走廊交流"往往是最富成果的环节。我们有意在BlueHat营造这种环境,最大化每位参与者的体验。在演讲进行的同时,无数介绍和定向交流在幕后发生:研究员结识开发者、演讲者遇见架构师、CERT团队对话安全策略师……这些互动让新关系自然生长,甚至超出预期。例如,我们曾促成两名独立安全研究员与Silverlight及Adobe团队合作研究,并在BlueHat v7社区晚宴上荣获"国际协作补丁奖”。

第三,BlueHat倡导微软的负责任披露政策。 目标是协调更新发布与漏洞细节的公开披露。我们也在全球赞助的会议中推广这一理念,要求组织方促进厂商通知及漏洞信息的协调发布。

BlueHat策划团队战略性地邀请安全产品供应商、研究员、安全官员、应急响应团队成员及往届演讲者,以人性化方式实时传递MSRC的价值观。

我们面前摆着大量提交内容,如同丰盛的开胃菜拼盘,充满无限可能,更能有效教育开发者和高管。与策划团队共同筛选内容既是特权也是甜蜜的负担,最终确定的演讲必须超越观众期待。而最酷的是,我们可以立即着手筹备下一届BlueHat——这是紧跟安全与隐私趋势的最佳方式。

本文内容按"原样"提供,不提供任何担保,亦不授予任何权利。

相关标签: Black Hat、BlueHat安全简报、社区防御、安全会议参与、安全生态系统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