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儿童在Google Play消费3.4万欧元:父亲需承担损失
德国一位父亲必须承担其儿子在Google Play商店进行未经授权交易产生的至少33,748欧元费用。该儿童在发生交易时年龄为7至8岁半,使用的是父亲公司的Google Play账户。尽管父亲明确禁止孩子进行此类交易,但卡尔斯鲁厄地方法院认为这并不影响判决结果。
法院在判决(案卷号:2 O 64/23)中引用了"表见代理"原则。虽然实际上不存在代理权,但交易对方(此处指Google)可以信赖其善意形成的代理权表象。孩子的年龄在此不起决定作用:关键是被代理人(父亲)的行为能力,而非代理人的行为能力。对孩子的债务保护条款不适用,因为负债的是父亲而非孩子。父亲提起的退款诉讼已失败,但可提起上诉。
高额交易并未影响法院判决。相反,法院指出:短期未经授权使用他人账户通常不构成表见代理。但正因孩子在约一年半时间内完成了1,210笔付费交易,Google有权相信交易过程合法。“在数字内容分销平台上,如此长时间、高频率和大额度的账户使用行为,无疑对平台运营商构成了权利表象”,第二民事法庭在判决中写道。
背景:离婚、搬家与Android平板
父亲是资深软件开发人员,拥有一家相关企业。为进行测试购买,他购置了一台Android平板,使用公司信用卡和专门注册的电子邮箱创建了Google Play账户。测试结束后,他在2019年将平板交给当时5岁半的儿子,但未修改Google账户设置。这违反了Google禁止将账户转借他人的服务条款。
交易时间线与安全漏洞
在2019年8月30日至2020年7月22日期间,父子共同在Google Play完成了8笔总价值47.92欧元的交易。父亲随后禁止了进一步消费,孩子最初也遵守了规定。但父亲未使用可用的防护措施,如支出限额、改用预付账户替代信用卡,或创建独立的儿童账户。他在法庭上表示,以为Google Play交易需通过密码确认,但法院认为他本应更清楚这一点,毕竟他最初曾为孩子完成过8笔订单。
随后父母离婚和家庭搬迁的混乱中,当时已7岁的孩子开始秘密大量使用Google Play。从2021年2月2日至2022年9月21日,他完成了1,210笔交易,单笔金额从0.99至109.99欧元不等,总额至少达33,748欧元。法院确认"这些消费主要涉及游戏和游戏内容购买",并对事实经过毫无怀疑。
交易确认邮件发送至早年测试时注册的邮箱,但该邮箱早已无人维护。由于多次国际差旅和其他公司支出,信用卡账单在19个月后才引起注意。
法律启示与防护建议
此案凸显了数字平台消费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 家长应主动使用平台提供的儿童保护功能
- 企业账户与个人使用需严格分离
- 定期监控账户活动至关重要
- 法律上的"表见代理"原则可能使家长承担未成年子女的未经授权消费
法院特别指出,长期未提出异议的高频交易会强化平台方的权利信赖保护,这使得事后的追索变得异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