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中,API已成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柱。它们支持软件间通信、提升集成与互操作性、支撑模块化架构等。但随着API使用的爆炸式增长,其流量规模和复杂性也急剧上升,使得安全防护变得愈发困难。而AI代理和自动化技术的兴起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
结果如何?API已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首选攻击载体。在《2025年Wallarm威胁数据报告》中我们揭示:在这些挑战面前,一个事实已非常清晰——传统的API安全方法已不再适用。让我们探究其原因。
API流量的复杂性与规模增长
如今的API生态系统与几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少数REST端点连接单体系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现代API涵盖:
- 仍在运行的遗留SOAP服务
- 支撑移动应用和网页门户的REST与GraphQL接口
- 实时物联网数据的事件驱动API
- 金融、医疗和AI领域的专用连接器
每种类型都增加了运营开销、需要保护更多代码路径,以及服务间更复杂的依赖关系。
仅2025年第二季度,Wallarm就追踪到639个API相关漏洞,较第一季度增长10%。这些并非轻微配置错误,而是直接导致未授权数据访问、账户泄露或高负载下API中断的严重问题。
推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
- 微服务架构:每个新微服务都带来新API,通常由不同团队创建,跨不同云环境并使用不同协议
- 第三方集成:业务关键API常依赖外部供应商,意味着他人代码中的安全漏洞可能导致你的系统被入侵
- 多云部署:许多组织在AWS、Azure、GCP和私有数据中心同时运行服务,形成具有不同安全模型的架构拼凑
核心结论是:架构越复杂,清点、监控和保护每个API端点就越困难。然而,复杂性只是问题的一半。
AI代理与自动化带来的新挑战
问题的另一半是流量规模,而在2025年,AI代理是主要贡献者之一。能够自主工作的智能AI系统依赖API进行数据检索、操作执行和工作流编排。每次代理与客户体验管理交互、处理支付、获取外部数据或执行任何其他任务时,至少会发起一次API调用。
2025年第一季度,我们分析了公共AI代理GitHub仓库中的2,869个安全问题。发现1,858个(65%)与API相关。风险范围包括:
- 提示注入攻击
- 不安全的API集成
- 代码中的硬编码凭证
- 依赖未维护的第三方组件
最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问题持续存在的时间:
- 平均需要42天才能关闭安全问题
- 有些问题保持开放超过1200天
- 25%的问题完全未解决
这意味着AI代理代码中已知的API漏洞有足够时间进入生产环境,被攻击者大规模利用。
传统API安全的失效点
当现代API生态系统的蔓延复杂性与AI系统中未解决的漏洞相结合时,攻击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而防御者则面临日益严峻的运营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组织在保护API时面临四个关键痛点:
- 复杂架构:多协议、多云和第三方集成使得完整的API清单和一致策略执行变得困难
- 延迟与可靠性问题:API生态系统扩展时,性能压力成为安全隐患
- 有限可见性:影子API、僵尸端点和未文档化连接常被忽略监控
- 工作流错位:开发周期快于安全流程,导致漏洞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存在
这些挑战解释了为何为简单架构和可预测流量模式构建的当前代API安全工具在AI时代举步维艰。
边缘安全:复杂环境中的简洁方案
应对当今API安全挑战需要符合现代架构的保护方案。为此我们开发了Security Edge——一个托管式解决方案,旨在最重要的边缘位置捕获和保护API流量。
该方案具备业界首创能力,包括实时API流量可见性、多云高可用性和双向TLS加密,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保护,同时不增加复杂性或成本。组织可在几分钟内部署API保护,无需复杂设置或持续维护。
Security Edge通过以下方式应对现代威胁环境中的核心挑战:
- 复杂架构:通过托管式基础设施简化多云和混合环境的安全部署
- 延迟问题:将执行节点靠近API部署,最小化往返时间
- 可见性不足:提供实时遥测门户,即时洞察API调用和异常
- 工作流错位:确保持续保护的多云高可用性和mTLS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