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深度伪造诈骗激增:三个月内损失超2亿美元
财务损失与目标转移
Resemble AI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深度伪造事件报告》显示,仅2025年前四个月,深度伪造诈骗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2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攻击目标正从公众人物转向普通民众:私人公民占受害者的34%,教育机构和女性尤为脆弱。
技术威胁升级
- 语音克隆:仅需3-5秒音频即可以85%准确率克隆人声
- 视频伪造:68%的视频深度伪造无法与真实片段区分
- 实时伪造:结合音频与视频的工具可实时伪造对话
立法与防御应对
美国《下架法案》
美国众议院以409:2票通过《下架法案》,要求社交平台在48小时内移除受害者举报的深度伪造内容。该法案获Meta、TikTok等平台支持,但数字权利组织担忧可能导致内容过度删除。
企业防护5大建议
- 零信任通信协议:对财务/敏感请求实施多通道验证
- 事件响应计划:制定深度伪造攻击识别与响应流程
- 员工培训:通过真实案例演练提升合成媒体识别能力
- 高管媒体保护:限制高管高清素材访问并添加数字水印
- 供应商审查:增加真人面试或生物特征验证环节
全球协作呼吁
专家强调,对抗深度伪造需全球协同,结合技术工具、政策改革与受害者支持。企业需摒弃“眼见为实”观念,建立零信任机制,通过多独立渠道验证身份。
深度伪造威胁持续存在,但通过政策、培训与工具的组合应用,组织可保持防御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