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作为审议伙伴能培养美国人的跨文化共情,但对拉美参与者无效
尽管AI聊天机器人在公共话语中的部署日益增多,但关于其培养跨文化共情能力的实证证据仍然有限。通过一项随机实验,评估了不同的AI审议方法——跨文化审议(呈现其他文化观点)、自身文化审议(代表参与者自身文化)以及非审议控制——如何影响美国和拉美参与者的跨文化共情。
跨文化审议通过积极的情感参与提高了美国参与者的跨文化共情,但对拉美参与者没有产生类似效果。尽管明确提示代表其文化观点,拉美参与者仍认为AI回复在文化上不真实。对参与者驱动的反馈分析显示,用户直接标记并解释文化不恰当的AI回复,揭示了AI在代表拉美语境方面存在系统性差距,即使采用复杂的提示工程也无法解决。
这些发现表明,当前AI文化对齐的方法——包括语言适应和明确的文化提示——不能完全解决AI系统中更深层的表征不对称。通过揭示同一AI系统如何同时促进一个文化群体的跨文化理解而对另一群体失败,本研究推进了审议理论和AI对齐研究,对设计用于跨文化民主话语的公平AI系统具有关键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