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洛杉矶动漫展认为制作AI驱动的斯坦·李全息投影是个好主意
上周,《好莱坞报道者》披露了洛杉矶动漫展将推出“AI斯坦·李全息投影”的消息。在这位漫威漫画创始人95岁高龄去世近七年后,粉丝本周末只需支付15至20美元,即可在展区封闭隔间内与等身大小的AI驱动李氏虚拟形象对话。
许多粉丝和媒体对这一设想的即时反应可谓毫不留情。《TheGamer》撰稿人直指该创意“如同恶魔”,呼吁“趁为时未晚速速焚毁”;《AV Club》则劝读者勿花钱观看“被重新包装成忽悠陷阱的、备受爱戴漫画家的痛苦数字幽灵”。某热门Reddit讨论帖中,从“极度不敬”“品味低劣”到“阴森可怖”“荒谬至极”的负面评价占据主流,鲜有支持声音。
但洛杉矶动漫展母公司CEO克里斯·德穆兰呼吁批评者先亲身体验再作评判。“我们不惧公众审视,也不畏批评,”他向Ars Technica表示,“但我崇尚基于事实的批评,目前大多数言论都缺乏实际依据。”
“遗憾的是部分人仅因概念本身就未睹先贬,”德穆兰继续道,“它并非完美无缺,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完美。但我们的目标是注入足够数据并充分测试,最终为粉丝创造真实自然的体验。”
“必须足够出色,否则我们全体否决”
这并非洛杉矶动漫展首次推出互动全息投影(斯坦·李体验采用等身体积投影箱,可实现多角度观看)。自2019年起,展会便运用类似技术呈现7英尺高的动画蓝熊Boffo,由演员马克·德卡洛通过实时动作捕捉进行即兴主持。而此次李氏虚拟形象则采用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
德穆兰表示持续关注该全息团队的技术飞跃,现已能通过输入“人物生平真实言论”创建AI驱动投影,使其“并非直接引用,但每句回应都基于真实发言”。他说服斯坦·李品牌经理鲍勃·萨布尼将此作为“漫威宇宙问答入口”,对方虽同意但强调“必须足够出色,否则我们全体否决”。
获得有条件批准后,德穆兰联系曾开发Boffo的Proto全息公司,后者又携手专注“数字身份生态开发”的Hyperreal公司共同打造AI模型。Hyperreal CEO雷明顿·斯科特称公司采用“定制化前沿AI技术生态”打造名人数字版本,针对斯坦·李的训练数据包括数十年来会议录像及品牌方整理的文本音频资料。
尽管斯科特以技术保密为由未透露模型细节,但他指出该项目特殊意义在于“李生前已启动自我数字化,期望创建数字分身扩大粉丝互动规模”。投入数万至六位数美元成本后,德穆兰于一个月前完成测试版本,但仍需调整李特有的停顿节奏和标志性短语表达方式。
“斯坦口中只会说出斯坦的话”
针对大型语言模型可能出现的虚构回应问题,德穆兰坦言初期确有担忧,但随着测试团队(包括李生前合作者)进行数百次问答压力测试,顾虑已逐渐消除。“斯坦口中只会说出斯坦的话,”他强调,“虽不能完全排除幻觉可能性,但我的实测经验中未出现该问题。”
展会现场将由主持人复述粉丝提问(避免环境噪音干扰),但15-20分钟的群组问答环节不设人工过滤。团队通过“内容监管器”设置边界,例如若询问总统选举观点,投影将回应“这非本次讨论范畴”。而在漫威相关争议话题上(如杰克·科比提问),AI会承认“创作分歧的存在”,同时强调“我对他唯有尊重”这一符合李生平立场的表述。
Hyperreal的斯科特表示基于验证内容的训练方法能“确保回应符合斯坦 documented 观点与价值观”。德穆兰补充称模型会对知识盲区明确表态,例如测试初期无法回答“欢乐漫威行军协会”问题,经数据扩充后即能给出相关回应。
“我们并非试图令死者复生”
德穆兰多次强调该全息投影并非替代真人的尝试,“我们要确保公众理解这不是复活斯坦,也不是以他的身份发言,更不会用于商业广告”。他将其视作未来科技驱动的漫威资料库向导,开场白会明确说明“这是基于最新技术的全息代表形象”。
他理解这种形式可能引发不适,“新技术总让人产生违和感,我尊重这种情绪。任何名人——无论在世离世——都可能被技术滥用导致剥削”。正因如此,团队深感责任重大,“必须确保运作方式远离底线”。他对未体验先否定的态度表示遗憾:“其观点本身并非无效,但针对未见之物的极端否定缺乏有效性。”
斯科特指出出于对名人的尊重,Hyperreal“仅与斯坦·李宇宙等授权方合作”,创建“经认证的数字身份”是为“致敬遗产而非取代艺术家”。德穆兰相信亲历者会感受到团队“以符合李遗产的方式创造愉悦体验”的诚意,但也坦言:“若数千名粉丝体验后反馈不佳,我们会停止实施。我见证过斯坦在展会上的影响力,当前团队正努力延续这种精神。若事实证明此非良策,我们必会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