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L-E3生成糖果心
曾多次使用各类机器学习算法生成糖果心信息。最初,短消息几乎是原始文本生成神经网络能处理的全部内容。如今我们虽回归到近似性能水平,但消耗的计算资源却呈数量级增长(不过无需再手动将消息PS到糖果上,这倒是好事)。以下是DALL-E3生成糖果心的效果:
使用的具体提示词:「请在纯白背景上生成网格状对话糖果心,每颗心显示比通常更长的信息。」
这些文本似乎并非基于「 plausible 糖果心信息」的逻辑,而更接近「与糖果心关联的像素簇」。与大多数AI生成图像类似,第一眼惊艳,细看却漏洞百出。
当DALL-E3尝试在图像中加入更多文本时,文字可读性显著下降——但上方糖果心的可辨识度已超预期(或许因为现实中的糖果信息本就常混乱不清)。当要求生成更少糖果心时,清晰度会提升,但内容连贯性未必改善。
使用的具体提示词:「请在纯白背景上生成四颗对话糖果心,每颗显示独特情人节信息。」
连贯文本对图像生成算法尤其困难,糖果心现象可能正反映了这一点。但还存在另一种有趣的可能性:搜索「带信息的糖果心」会呈现过往AI实验中的图像,这些数据很可能被纳入DALL-E3训练集,从而影响了当前生成结果的怪异程度。
当要求生成「古怪AI风格信息」的糖果心时,其质量与首组网格图像几乎无从区分。
附加内容:更多糖果心生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