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ectify与Halo Security外部安全平台深度对比

本文深入对比了Detectify和Halo Security两款外部安全平台,从资产可见性与上下文分析、漏洞评估技术到用户体验三个核心维度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应用安全工程师选择最适合的安全解决方案。

产品对比:Detectify vs. Halo Security

本评测直接比较了两个外部安全平台:Halo Security和Detectify。分析将重点关注对应用安全工程师至关重要的三个核心领域:可见性与上下文(检查每个平台如何发现和分类资产)、评估(比较它们发现漏洞的技术方法)以及可用性(评估每个工具的日常工作效率)。

Detectify vs. Halo Security:快速比较

我们主要基于与潜在客户和过去Halo Security用户的对话反馈来构建此比较,同时也参考了以下来源:

  • Halo Security官方网站和资源
  • Halo Security文档
  • Halo Security公开演示

Halo Security

优点

  • 将EASM、基础设施扫描和手动渗透测试服务整合到单一平台,简化了供应商管理
  • 深度云提供商集成(AWS、GCP、Azure)提供了出色的云原生资产真实发现

缺点

  • 用户界面被广泛报告为笨拙、不直观且学习曲线陡峭,造成日常工作效率低下
  • 针对复杂应用和API的深度、基于有效载荷的测试不是持续自动化功能,而是独立的、点对点的手动服务

Detectify

优点

  • 其100%基于有效载荷的引擎由精英道德黑客私人社区提供支持,提供高置信度、可利用的发现,误报率接近零,几乎消除了分类时间
  • 直观的用户界面和主动的扫描建议创建了高效工作流程,指导工程师从发现到修复

缺点

  • 平台专门专注于面向外部的资产,不提供扫描内部非公开应用或网络的解决方案
  • 不为高级工程师提供编写和运行自定义扫描逻辑或漏洞模板的自助服务功能

深度比较:可见性与上下文

应用安全团队面临的核心可见性问题不仅仅是找到"影子IT",而是快速理解它是什么。工程师不能将遗忘的开发人员测试服务器、暴露的S3存储桶和新的生产API视为同等重要。如果没有关于资产是什么、运行什么技术以及是否可测试的即时上下文,资产清单就只是一系列责任。这种缺乏上下文的情况造成了巨大的分类瓶颈,让关键应用未经测试,而团队却在调查低风险资产。

Halo Security通过为工程师提供资产清单概览来提供上下文。它通过扫描互联网并直接与云提供商集成来发现资产,然后从基础设施向上识别技术栈。它告诉工程师哪些端口开放、运行什么服务器软件、存在哪些已知CVE以及配置了哪些HTTP头。这种全面模型的挑战在于需要工程师综合这些数据。他们必须查看资产并得出结论:“基于这些开放端口和CVE,这看起来像是我应该测试的Web应用。”

Detectify通过将其上下文几乎完全集中在应用层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专门为AppSec工程师工作流程构建的。其Surface Monitoring产品从外向内发现资产,并按Web应用技术对它们进行分类(例如,“这是一个WordPress站点”,“这是一个Java Web应用”)。主要好处是它不仅呈现资产列表,还提供智能扫描建议。此功能主动指导工程师哪些新发现的资产是高风险Web应用,应使用其Application Scanning产品进行更深度的、基于有效载荷的扫描,直接从发现过渡到测试。

AppSec团队必须选择其期望的工作流程。如果目标是构建完整的外部资产清单并在更广泛的基础设施背景下理解其风险,Halo Security的多层方法更优越。如果团队的目标是绕过基础设施管理的噪音,专门专注于查找和测试最关键、可利用的Web应用和API,那么Detectify的引导式、应用优先的工作流程就是为了更高效地解决该特定问题而设计的。

深度比较:评估

AppSec团队面临两部分评估挑战:为所有资产获得广泛的持续覆盖,并为高风险资产(如自定义Web应用和API)获得深入的专门覆盖。传统方法通常嘈杂,而手动渗透测试昂贵且不频繁。这造成了一个缺口,关键API或应用可能在手动测试之间暴露数月。

Halo Security的评估方法是结合EASM和PTaaS。它通过自动化的、多层的EASM扫描提供广度,这些扫描严重基于签名来识别已知CVE和错误配置。然后通过集成的人工主导PTaaS(渗透测试即服务)提供深度。挑战在于其对复杂应用和API的自动化评估能力较弱。这意味着对这些关键资产的深度、基于有效载荷的测试主要通过其PTaaS产品作为手动、点对点的参与进行。

Detectify的方法是自动化深度。它使用其Surface Monitoring查找和分类资产,然后推荐给其Application Scanning——一个深度、自动化的DAST引擎。该引擎的好处是它完全基于有效载荷,其测试来源于Detectify Crowdsource社区,这意味着它不断更新新颖的真实世界漏洞利用。它还利用内部安全研究团队和AI代理Alfred。这包括其专用的API扫描能力,旨在持续、自动化地查找复杂的非CVE缺陷。

这里的选择关乎AppSec团队希望如何测试其最关键资产。Halo Security适合合规驱动的团队,需要"足够好"的持续扫描,并希望整合EASM和传统人工主导渗透测试的供应商。Detectify为实践者主导的团队构建,希望将高置信度、可利用且持续更新的自动化API和Web测试(来源于活跃黑客研究)直接嵌入其工作流程。

深度比较:可用性

AppSec团队的主要可用性问题不仅仅是笨拙的界面,而是高摩擦的工作流程。AppSec工程师常常被复杂、多天或数周的设置、陡峭的学习曲线以及呈现数据墙而非清晰、优先修复路径的工具所困扰。这种摩擦直接拖累整个安全计划,减缓团队从其工具中获得价值的时间。

Halo Security通过提供多种产品来处理可用性。其价值在于将EASM、漏洞扫描、合规数据和手动渗透测试结果全部集中在一个仪表板中,简化了供应商管理。主要挑战,正如公共用户反馈中经常提到的,是用户界面本身。用户经常报告UI"不直观"且具有"陡峭的学习曲线",意味着AppSec工程师必须首先克服工具的复杂性,然后才能高效使用其提供的全面数据。

Detectify从实践者工作流程的角度处理可用性,优先考虑速度和清晰度。其入门设计易于设置和管理,允许工程师在几分钟内获得价值。关键好处,正如在线评论所指出的,是其干净、直观的界面指导用户。此工作流程以扫描建议为中心,主动告诉工程师下一步测试什么,消除了认知负荷和手动分类工作。

结论:我应该选择哪个产品?

Halo Security的整合平台受到笨拙、不直观UI和传统、点对点深度测试方法的阻碍。Detectify是专门构建的解决方案。它旨在解决核心实践者问题:分类时间和噪音。Detectify的100%基于有效载荷的引擎和Detectify Crowdsource社区提供了已确认、可利用发现的高保真信号。这允许AppSec团队绕过理论CVE的噪音,找到新颖的非CVE缺陷,并专注于修复真正重要的漏洞。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