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ectify与Intruder漏洞扫描平台深度技术对比

本文深入对比Detectify和Intruder两款漏洞扫描工具的技术架构、检测方法和功能特性,涵盖攻击面监控、API安全测试、漏洞验证机制等核心技术差异,帮助应用安全团队选择适合的解决方案。

产品对比:Detectify vs. Intruder

Intruder是一款基于云的漏洞扫描器,可自动概览组织的攻击面。其主要功能是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中的弱点被利用之前主动识别它们。该平台的扫描引擎运行一系列检查,包括基础设施级别的错误配置和应用层漏洞(如OWASP Top 10中的漏洞)。它利用ZAP等开源引擎执行检查。

对于应用安全团队来说,Intruder在易用性和精细控制之间提供了折衷方案。该平台用户友好,但其微调扫描配置的选项有限。此外,其持续攻击面监控和测试功能(对于保护外部资产至关重要)有限,主要仅在其最高定价层级中提供。

本文档直接比较Intruder和Detectify,旨在分解关键技术差异点,帮助用户做出明智决策。

Detectify与Intruder:快速比较

我们构建此比较主要基于与潜在客户和过去Intruder用户的对话反馈,这些用户决定评估Detectify作为替代方案,同时也基于以下来源:

  • Intruder官方网站和资源
  • Intruder文档
  • Intruder公开可访问的演示

Intruder

优点

  • 开始扫描不复杂
  • 定价灵活透明
  • 不需要大量设置或持续管理时间

缺点

  • 漏洞仅限于已知威胁
  • 依赖开源意味着工具不会采取措施减少噪音
  • 必须购买最昂贵的计划才能获得攻击面监控

Detectify

优点

  • 时尚的用户界面使使用Detectify流畅愉快
  • 所有漏洞测试均由内部研究团队构建;包括未包含在CVE中的新漏洞,以及来自道德黑客和AI研究员Alfred的0-day漏洞
  • 使得能够以DAST测试每个暴露资产,而无需高昂的配置成本

缺点

  • 标准报告最适合AppSec团队
  • 目前不提供本地或代理解决方案
  • 可定制的威胁评分

深度比较:可见性和上下文

大多数DAST工具专注于评估和修复。可见性和上下文不仅有用——它们是基础。没有它们,“测试攻击面”就变成了资源密集型的练习,寻找可能不重要的问题,同时可能遗漏重要的问题。

开发人员测试实例上的“严重”RCE漏洞与持有客户数据的生产数据库上的相同RCE漏洞具有截然不同的风险状况。上下文,例如资产的网络暴露情况,如其域、开放端口和域,是Detectify帮助用户实现的东西,而大多数DAST工具完全跳过这一点。

Detectify依赖图

对于整个攻击面包含在管理良好的AWS、GCP或Azure环境中的组织,Intruder的发现对于维护所有域和IP地址的可见性有效。然而,它遗漏了攻击面的大片空白,因为它无法检测未连接到云提供商的域和服务。它还遗漏了属于子公司或收购公司的资产。

但如果Intruder用户被问到:“您还应该覆盖哪些其他应用程序?”答案可能是“我不确定”。用户很难知道要扫描什么,因为一个人或整个安全团队不可能确切知道每个暴露资产可以做什么及其目的——它是Web应用程序吗?它使用什么数据?它处理PII数据吗?这使得我们的用户今天很难知道要覆盖什么。

另一方面,Detectify提供资产分类,以提供对暴露资产的洞察。然后它利用这些学习提供智能扫描建议,帮助用户理解他们应该扫描哪些资产。

深度比较:评估

并非所有供应商都以相同方式执行漏洞评估。事实上,Detectify是少数利用基于有效载荷测试的供应商之一,这有助于减少验证漏洞所花费的时间,因为这种方法仅当有效载荷在外部资产上解析时才创建新发现。但是,这里重要的不仅仅是基于有效载荷的测试。与Intruder不同,Detectify在内部构建并审查所有测试。

Intruder利用已建立的第三方和开源引擎进行漏洞测试。这种方法提供了广泛、通用的覆盖,对于标准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有效。然而,这些通用引擎可能难以有效测试现代应用程序和复杂API模式的细微差别,因为它们最初并非为此设计。

Detectify在内部构建并维护其扫描引擎。目标是为现代应用程序架构专门定制DAST引擎。通过更好地理解状态、处理复杂的客户端逻辑和导航API驱动的前端,这为用户的自定义应用程序产生更准确的结果。

但是管理噪音呢?这是从操作角度来看最显著的差异,因为它直接影响发现的信噪比。

Intruder利用基于签名的测试,通过版本签名(例如Apache v2.4.53)识别技术,然后报告与该版本关联的所有已知CVE。对用户的直接后果是它生成大量“潜在”漏洞。它将举证责任转移给用户,用户必须手动验证漏洞是否实际存在并在其特定配置中可利用。这可能导致在发现成为开发团队工单之前在分类上浪费大量时间。

Detectify的方法尝试通过执行非破坏性有效载荷来确认漏洞的存在,模拟真实世界的利用。阳性结果表明漏洞不仅在理论上存在,而且可主动利用。这提供了更高置信度的发现,更接近确认的漏洞,这应减少我们的分类工作量,并允许我们直接专注于修复。

扫描器测试新出现威胁的速度是另一个关键差异点。

Intruder主要依赖其集成的开源工具提供的漏洞检查和规则集。覆盖范围取决于这些底层项目的更新节奏和范围。

Detectify利用多源模型生成安全测试。这结合了内部安全研究团队、经过审查的道德黑客私人众包社区以及名为Alfred的自动化AI系统。该系统使用LLM解析新披露的CVE,使用EPSS框架基于可利用性对它们进行优先级排序,并尝试从公共概念证明自动生成基于有效载荷的测试。这些测试在部署前由研究人员人工验证。这种多源方法的目标是显著减少相关、可利用CVE出现时的测试时间。

评估能力中如何考虑API?Intruder的API扫描由开源引擎OWASP ZAP提供支持,提供超过75项常见漏洞检查。这种方法对于识别由OpenAPI模式定义的API中的已知问题有效。然而,Detectify在专有引擎上构建了其API扫描器,专门设计用于超越静态检查。核心原则是动态模糊测试,其中有效载荷随机化并在每次扫描中轮换,确保每次评估都是唯一的。

这种方法论差异至关重要。Intruder基于模式的扫描运行其已建立的检查,提供一致但重复的评估。Detectify的动态方法提供持续发现,每次运行以新方式探测API以找到静态检查会遗漏的漏洞,即使在未更改的目标上也是如此。这得到了庞大变体库的支持——对于命令注入有超过330,000个已知有效载荷,对于提示注入有理论上的9.2 quintillion排列——提供固定检查集无法匹配的覆盖深度。

最终,这影响发现的可操作性。作为基于有效载荷的工具,Detectify的发现确认漏洞可主动利用,这显著减少AppSec团队在分类误报上花费的时间。此外,每个发现都是可重现的;使用“种子”,可以重新生成发现漏洞的确切有效载荷以进行验证。这种持续发现和高保真、可验证结果的结合提供了对API安全状况更准确和高效的评估。

深度比较:可用性

您应该享受使用工具。为什么工具会妨碍您实际喜欢做的工作?

Intruder的入门设计简单。过程极其简单:您定义目标(IP、主机名或通过链接云账户),您可以在几分钟内启动扫描。与AWS、GCP和Azure的云集成特别无缝,自动发现并添加资产而无需太多手动配置。Intruder构建为可供没有深厚安全专业知识的团队访问,其设置过程反映了这一点——它优先考虑尽快获得第一组结果,无论扫描的准确性如何。

使用Detectify,用户可以在几分钟内开始。用户只需在我们的产品与其云提供商之间设置连接,即可使用我们的攻击面评估工具Surface Monitoring启用其攻击面的监控和DAST扫描。

对于具有复杂需求(如测试自定义构建的Web应用程序)的用户,Detectify入门过程以更多技术粒度支持此需求,反映了其对应用级测试的关注。您首先为每个应用程序创建“扫描配置文件”,这涉及诸如验证域所有权等步骤,以及对于经过身份验证的测试,配置凭据和记录登录序列。虽然这需要更多初始努力,但它提供了对扫描器如何与特定应用程序交互的更大控制,这对于准确测试复杂的现代应用程序是必要的。设置显然面向理解应用程序架构的开发人员或安全工程师。

结论:我应该选择哪个产品?

对于应用安全团队,Intruder和Detectify之间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的测试深度和结果的可操作性。Intruder提供直接、用户友好的漏洞扫描器,利用开源引擎进行广泛覆盖,使其易于开始。然而,其对基于签名测试的依赖可能为AppSec团队创建大量噪音,将验证漏洞是否真正可利用的负担转移给用户。全面攻击面监控是通常保留给其最昂贵计划的功能。

相比之下,Detectify为更技术性的受众设计,提供卓越的可见性和上下文。其DAST引擎在内部构建并利用基于有效载荷的测试,在报告前确认发现的可利用性。这显著减少安全工程师的分类工作量。Detectify的关键差异点是工具能够提供用户应扫描哪些资产的建议,是其漏洞采购模型,该模型结合了内部研究团队与经过审查的道德黑客私人社区和AI研究员Alfred,以发现开源工具遗漏的最近和新漏洞。最后,使用起来并不痛苦。

对于专注于减少噪音、寻找高影响漏洞并获得其外部攻击面全面、持续视图的AppSec团队,Detectify的方法提供了更准确、可操作的情报,开箱即用。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