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fox安卓版新增中日韩本地翻译技术解析
2025年8月18日
Jenifer Boscacci
当Firefox用户提出改进翻译支持的需求时,我们全力实现。根据Mozilla Connect上的用户反馈,Firefox现已在桌面端和安卓端支持中文、日文和韩文(统称CJK)翻译。这意味着数百万人可以直接用自己的语言浏览和翻译网页内容,且无需将内容发送至云端。
工程经理Marco Castelluccio表示:“我们在Mozilla Connect上看到大量对CJK翻译支持的请求,这明确指明了用户希望我们优先实现的功能。”
无需追踪的翻译技术
与其他将内容发送至云端进行翻译的浏览器不同,Firefox所有翻译操作均在设备本地完成。这意味着更高的隐私保护性和控制权,且下载语言模型后甚至可离线使用。
软件工程师Erik Nordin解释道:“Firefox会自动下载一次模型,之后所有翻译都在手机端完成。内容永远不会离开设备,Firefox也不会追踪用户的翻译内容。”
设备端翻译的技术挑战
设备端翻译需要高效处理能力。移动设备内存和计算资源有限,因此团队开发了更智能的翻译算法,优先处理用户实际阅读的内容。
Erik补充说明:“如果您只阅读长页面的顶部内容,Firefox不会浪费时间和资源翻译整个页面。”这种技术方案体现了Mozilla通过设计尊重隐私的技术使命,绝不妥协。
精心打磨的技术实现
中文、日文和韩文使用的字符、语法和句子结构与拉丁语系存在显著差异。
Erik指出:“我们早期的翻译算法无法处理句子间无空格字符的书写体系。CJK语言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架构设计和算法文本分割方式。”
与欧洲语言相比,可用于训练CJK翻译模型的开源数据也更为有限。Marco表示:“我们的模型完全基于公开可用数据训练,这对透明度很重要,但也意味着更难为CJK语言找到足够高质量的训练样本。”
更复杂的是,Firefox翻译在本地运行。这意味着模型必须足够智能以处理这些复杂语言,同时足够轻量以便在移动设备上运行。
技术架构升级
为应对这些挑战,团队升级了机器学习模型,重构了句子分割流程,并优化了性能表现,确保在老旧和低端安卓设备上也能流畅运行。
Erik强调:“我们重新设计了算法,使翻译体验更快速、响应更及时。现在Firefox会优先翻译页面中用户正在查看的部分,而非一次性翻译全部内容。”
机器学习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Mozilla工程师并不精通所有支持的语言,因此我们依靠社区和同事在发布前帮助测试CJK翻译。志愿者通过Firefox Nightly试用早期版本并标记问题。
Erik表示:“这些反馈非常宝贵,帮助我们调整模型并确保翻译在实际使用中符合语言习惯。”他和Marco都不精通CJK语言,因此他们依靠社区测试者、精通中日韩语的Mozilla员工以及MozAPI(Mozilla亚太裔员工资源组)成员来验证准确性。
Erik笑着举例:“有位测试者发现餐厅菜单中将‘stuffed mushrooms’翻译成了毛绒玩具,这生动体现了语言的微妙之处。”他补充道:“虽然可以通过自动化工具测量准确性,但母语者‘这听起来很自然’或‘这个读起来有点奇怪’的反馈无可替代。”
立即体验中日韩翻译功能
CJK翻译已产生实际影响。自桌面端支持推出以来,Firefox在亚洲的活跃翻译用户数量增长了一倍多。随着安卓版Firefox现在逐步推送该功能,更多人能安全私密地用自己的语言浏览网络。
更新至最新版Firefox安卓版或桌面版即可使用CJK翻译功能。当访问中日韩语网页时,点击翻译图标,Firefox将在您的设备上完成其余工作。查看Firefox支持的所有翻译语言列表,请访问[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