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ML展会日:产学融合的机器学习研究

本文探讨了国际机器学习会议上产学研究的差异,重点分析了可解释AI在广告技术中的应用,以及机器学习从建模到部署的全周期管理实践,展示了产业界在数据分析和模型运营方面的专业经验。

ICML展会日:产学融合的机器学习研究

在某中心国际机器学习会议(ICML)上,某中心展示广告部门的高级应用科学经理Alice Zheng担任了展会日的联合主席。该活动为会议企业赞助商提供了展示最新研究和技术的平台。

产学研究的差异

“ICML展会演讲非常类似于主会议的研究演讲,但学术会议与行业会议存在明显差异,”Zheng表示,“学术会议中的赞助商通常是为了招聘人才,这改变了他们的展示方式和演讲内容。展会主席负责评审提案并决定是否接受,我们需要维持一定的质量水准:这些应该是研究性演讲,具有信息量,且与会议主题相关。”

ICML展会日分为三个轨道:一小时的研究演讲和演示,以及两个四小时的工作坊,让参会者亲身体验赞助商开发的新技术。

机器学习全周期管理

Zheng指出产学研究重点存在显著差异:“学术界更侧重于建模和数学,而机器学习开发和运营的全周期始于构思: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进行离线和在线测试,迭代优化,最终获得有效方案。随后与工程团队合作实现稳健部署,并持续监控确保正常运行。”

“在学术界,即使是构思也较为固定——人们研究既定问题。重点在于提出新方法和新解决方案,随后进行轻量测试。这只占整个周期的五分之一。”

可解释AI的实际应用

从ICML展会主席的视角,Zheng观察到模型可解释性等学术趋势已开始在产业界扎根。

模型可解释性不仅是基础科学问题,也具有直接商业意义。“业务有时需要洞察力,这时可解释模型就是他们寻找的解决方案。通常需要某种方法来检查是否出现问题,这又回到了模型运营。”

在数字广告领域,可解释性需求尤为突出:“广告客户想知道‘如何提高广告效果?’他们试图理解这个黑盒系统,始终在寻找关于‘如何更好设置?什么真正驱动转化?’的洞察。”

“在运营模型时,我们也关注通用模型分析。例如,如果我们的转化率预测模型给销售消费品的广告赋予很高权重,因为客户可能每月购买卫生纸,而相机可能每两年购买一次。通过理解模型行为,我们能够发现问题并改进它。”

实践经验的传承

Zheng分享了她关于机器学习模型运营的演讲经历:“几年前我创建了关于运营机器学习模型的演讲,强调了评估和指标的重要性。在实习生研讨会上,学生们举手询问‘如何学习更多?哪里可以做更多这样的事情?’这正是产业研究擅长的领域。学术界没有相同数量或种类的应用数据。”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