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App:从NAS先驱到全面云战略的存储巨头

本文深入探讨NetApp从NAS文件存储起家,扩展到全闪存块存储、对象存储及混合云解决方案的技术演进。涵盖其产品架构、云集成策略、容器支持及消费模式,解析其在现代数据管理中的技术布局与创新。

NetApp:不仅是NAS文件存储,更是全面的云战略

NetApp的市场份额虽有所下滑,但已构建起覆盖文件、块和对象存储的全面产品线,同时支持资本支出采购、Kubernetes存储管理及混合云部署。

NetApp的起源与发展

NetApp成立于1992年,最初名为Network Appliance,1995年上市。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泡沫时期快速增长,2002年因泡沫破裂遭遇重挫,但随后收入持续增长(尽管市场份额下降)。NetApp早期与Auspex Systems竞争,后者推出了首款NAS设备,但NetApp最终成为NAS文件存储的代名词。2003年,Auspex破产,NetApp获得其专利,并于2008年正式更名为NetApp。

通过多年收购,NetApp获得了以下关键技术:

  • 集群NAS功能(Spinnaker Networks,2004年)
  • 对象存储(Bycast,2010年)
  • 全闪存阵列(Engenio,2011年;Solidfire,2015年)
  • 云服务与编排(Greenqloud,2017年)
  • Kubernetes即服务(StackPointCloud,2018年)
  • 云成本优化(Spot,2020年;Cloudcheckr,2021年)

市场排名与收入

截至2023年,IDC将NetApp列为收入和市场份额第五位,低于2021年末的第三位(因华为和联想进入排名)。NetApp 2023年市场份额为7%,低于2022年的8.3%和2021年末的10%。收入从2001年的不足9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62.9亿美元,2024-2025财年末达到65.72亿美元。

核心存储产品

NetApp以文件访问FAS系列产品闻名,FAS代表fabric attached storage(俗称文件存储箱,即NAS设备)。如今,产品线扩展为基于Ontap操作系统的FAS和全闪存FAS(AFF),以及专用于块存储的全闪存SAN阵列(ASA)。

  • FAS阵列:混合闪存和旋转磁盘,支持文件和块存储。
  • AFF阵列:分为A系列(高性能)和C系列(QLC闪存,高密度低成本)。
  • ASA阵列:专用于块存储,提供A系列(高性能)和C系列(容量优化)变体。
  • E系列和EF系列:源于Engenio收购,专注于块存储,运行SanTricity操作系统,EF系列针对低延迟工作负载(如OLTP、AI、HPC)。

对象存储主要通过StorageGrid实现,支持软件定义部署或基于E系列硬件的设备。Ontap操作系统是NetApp的核心,支持去重、压缩、快照、克隆、精简配置等高级功能,并可运行在云中作为虚拟设备。

云战略集成

NetApp全面转向云,其存储硬件支持连接主要公有云,并在三大超大规模云(AWS、Azure、GCP)中提供服务:

  • 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支持NFS、SMB和iSCSI,适用于AI工作负载。
  • Azure NetApp Files:用于Linux/Windows应用迁移、SAP Hana、数据库、HPC等场景,2024年新增GenAI工具包。
  • Google Cloud NetApp Volumes:全托管文件存储服务,支持AI工作负载扩展和Vertex AI集成。

BlueXP提供跨本地和云的统一管理界面,支持数据迁移、数据保护、防勒索软件及AI工作负载工具。Instaclustr平台管理开源数据库和应用(如PostgreSQL、Kafka、Cassandra、Redis)。

容器策略

NetApp Trident为Kubernetes应用提供存储和数据保护配置管理,基于容器存储接口API。2018年通过收购Stackpointcloud进入Kubernetes管理,2021年推出Astra Data Store,后整合至BlueXP控制平面。

消费模式

Keystone提供非资本支出采购选项,包括:

  • Flex Pay:预付硬件费用。
  • Flex Subscription:按需付费。
  • Flex Utility:按使用量计费。 服务层级涵盖预测容量计费、按使用爆增容量计费及捆绑定价(包括硬件、OS、文件/块/对象/云存储服务)。BlueXP通过Active IQ仪表板监控存储、设置数据保护策略及审核使用量和计费。

NetApp客户遍布各行业,公司提供存储、数据管理、云和容器化服务。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