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安全控制:框架、最佳实践与合规建议
SWIFT作为全球金融消息传递的安全支柱,在实现快速可靠的跨境交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随着网络威胁日益复杂,金融机构必须实施强大的SWIFT安全控制措施,以保护其系统并防范欺诈。
SWIFT客户安全计划(CSP)旨在提升整个网络的网络安全卫生水平,帮助机构防范欺诈和网络攻击。本文探讨SWIFT CSP合规框架中的关键安全控制,并概述金融机构加强SWIFT安全状况的最佳实践。
什么是SWIFT CSP?
SWIFT CSP于2016年推出,旨在减轻网络安全风险并提升金融机构的整体安全性。该计划包含客户安全控制框架(CSCF),定义了基于NIST、ISO 27001/2和PCI DSS 4.0等行业标准的强制性和建议性安全控制。这些控制措施旨在保护金融机构的环境,限制未经授权的访问,并确保及时检测和应对潜在威胁。
SWIFT框架中的关键安全控制
SWIFT CSCF包含32项安全控制,其中25项为强制性控制,7项为建议性控制。强制性控制与建议性控制的区别在于,强制性控制被视为极其重要,设定了所有用户必须遵守的基线安全要求,而建议性控制是SWIFT推荐的最佳实践,但不强制执行。
以下是SWIFT CSCF的三个核心目标:
- 保护环境:实施控制措施,保护SWIFT相关系统免受外部和内部威胁
- 了解并限制访问: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关键系统
- 检测与响应:及时监控和响应安全事件
以下是32项安全控制及其原则的列表:
1. 限制互联网访问并保护关键系统免受通用IT环境影响
1.1 SWIFT环境保护 1.2 操作系统特权账户控制 1.3 虚拟化或云平台保护 1.4 互联网访问限制 1.5 客户环境保护
2. 减少攻击面和漏洞
2.1 内部数据流安全 2.2 安全更新 2.3 系统加固 2.4A 后台数据流安全 2.5A 外部传输数据保护 2.6 操作员会话机密性和完整性 2.7 漏洞扫描 2.8 外包关键活动保护 2.9 交易业务控制 2.10 应用程序加固 2.11A RMA业务控制
3. 物理保护环境
3.1 物理安全
4. 防止凭据泄露
4.1 密码策略 4.2 多因素认证
5. 管理身份和分离权限
5.1 逻辑访问控制 5.2 令牌管理 5.3A 员工筛查流程 5.4 密码存储库保护
6. 检测系统和交易记录中的异常活动
6.1 恶意软件防护 6.2 软件完整性 6.3 数据库完整性 6.4 日志记录和监控 6.5A 入侵检测
7. 规划事件响应和信息共享
7.1 网络事件响应计划 7.2 安全培训和意识 7.3A 渗透测试 7.4A 基于场景的风险评估
金融机构增强SWIFT安全的最佳实践
符合SWIFT CSP要求可以为组织带来诸多优势,同时增强安全控制。为符合SWIFT CSP要求,应考虑以下最佳实践:
1. 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
-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漏洞并主动解决
- 根据潜在影响和威胁态势确定安全措施的优先级
2. 加强访问控制
- 基于角色和职责限制访问,执行最小权限原则
- 实施强大的认证机制,如多因素认证
- 定期审查和更新访问权限
3. 增强网络分段
- 将SWIFT相关基础设施与通用IT环境隔离
- 使用防火墙和安全VPN控制和监控网络流量
4. 实施持续监控和威胁检测
- 部署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解决方案进行实时监控
- 定期分析日志以检测和响应可疑活动
5. 定期更新和修补系统
- 对所有SWIFT相关组件应用安全更新,以减轻已知漏洞
- 定期进行渗透测试,识别和修复安全漏洞
6. 增强安全意识和培训
- 培训员工防范网络钓鱼、社会工程和网络安全最佳实践
-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测试事件响应准备情况
聘请独立评估机构的重要性
为确保符合SWIFT CSP要求并提高安全成熟度,金融机构应聘请独立评估机构。这些专家:
- 提供SWIFT安全实施的公正评估
- 识别安全控制中的差距并推荐改进措施
- 协助合规报告和认证过程
通过与独立评估机构合作,金融机构可以增强安全韧性,满足监管期望,并有效降低风险。
结论
SWIFT安全是金融机构网络安全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实施本文概述的最佳实践并遵守SWIFT CSP安全控制,您可以保护组织的基础设施,防止欺诈活动,并建立安全的金融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