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心开始AI布局,但非核心业务
在某虚拟化技术公司近期的探索会议上,其母公司宣布VMware Cloud Foundation平台现已具备AI原生能力。这是该公司为跟上技术行业广泛快速采用大语言模型趋势的最新举措,但此时公司正因收购后的许可政策变更而面临负面舆论。
平台免费层的终止、为留住订阅用户采取的激进销售策略报告,以及多起针对现有协议(包括永久许可)的法律案件,已导致许多用户重新评估其IT基础设施基础。多家技术公司已成为离开该平台用户的受益者。
但该虚拟化平台部署的特性意味着迁移往往复杂,从高度虚拟化环境中提取工作负载可能产生高额迁移成本,并对组织的服务质量指标构成显著风险。与其冒险迁移到替代方案,不如继续使用现有平台。
同样,将AI技术集成到该虚拟化平台中也充满危险和潜在连锁反应。重新架构平台将AI融入核心,意味着终端用户的工作负载可能因重大变更而受到影响。软件的特性是,重大变更越深入,潜在的负面后果越大。
母公司的初步目标是让用户更轻松地在现有环境中部署AI模型和代理。私有AI服务将于明年随VCF 9订阅提供,包含在本地或超大规模设施外构建和运行AI所需的所有元素。它将包括模型存储(预计许多组织将转向开源小型模型,至少在测试阶段)、索引服务、向量数据库、代理AI构建器,以及预构建的API网关,用于需要在不同AI模型之间进行优化的机器对机器通信。
会议参与者被告知,AI在企业中的存在只会增长,因此AI成为每个基于该虚拟化平台的基础设施的特性是合理的。就目前而言,母公司提供的只是对AI方向的认可,但并无独特或创新之处。公司还宣布了对Tanzu平台的改进,包括简化MCP服务器发布和新的数据湖屋Tanzu Data Intelligence。
对该公司开发人员而言相对容易实现的是VCF的智能助手,这是一个能够访问知识库的聊天机器人。这款AI驱动的机器人将能够延长用户提出问题与获得人工帮助之间的时间间隔。
容器广泛采用的兴奋曾让许多人宣称“传统”虚拟化即将终结,就像云服务的爆炸式增长预示着本地数据库的终结一样。但现实是,遗留基础设施迫使企业用户继续投资于他们已经投入的平台,尽管许可费用高昂。
该虚拟化公司可能在客户协议中撒上一点AI魔法粉,但它知道其长期收入是由企业核心的遗留基础设施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