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的伦理算法设计
某中心网络服务(AWS)机器学习峰会将于6月2日举行,重点探讨机器学习实践中的技术进步。该活动设有面向数据科学家和高级从业者的"机器学习科学"专题 track,包含六个30分钟的技术会议和45分钟的炉边谈话。
专访迈克尔·卡恩斯
迈克尔·卡恩斯是某中心学者,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教授,与亚伦·罗斯合著《伦理算法:社会意识算法设计的科学》(2019年出版)。该书研究如何将公平性、隐私等社会规范嵌入算法设计,保护人类免受算法意外影响。卡恩斯是沃伦网络与数据科学中心的创始主任,近期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问题一:ML峰会谈及的主题是什么?
将介绍机器学习社区设计更"伦理化"算法模型的最新研究:在保持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优势的同时,遵守公平性、可解释性和隐私等重要社会规范。包括:
- 差分隐私工具包:通过添加噪声和随机性的计算方式,在开发机器学习模型时提供强大的个人隐私保障
- 基于博弈论的机器学习算法:用于执行涉及种族或性别的群体公平性概念。生成对抗网络(GANs)可将算法框架设置为生成器与判别器之间的博弈游戏
问题二:为何该主题在科学界尤为重要?
即使 casual observer 也注意到社会对人工智能潜在危害和滥用的担忧日益增长。虽然通常呼吁加强技术相关法律法规,但研究指向另一种互补解决方案:从设计源头就构建"行为更良好"的社会意识算法和模型。
部分技术相对成熟(如差分隐私),而其他方法(如使ML模型更可解释)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要深入探索人们如何使用和解释预测模型的行为理解。
问题三:社会意识算法设计领域的三大进展?
- 基础科学突破:指向新的算法技术集合,在精度效用目标与AI/ML主要社会关切之间取得平衡
- 规模化应用落地:包括2020年美国人口普查采用差分隐私,某机构推出的公平可解释ML服务SageMaker Clarify
- 跨学科协作生态:过去十年形成的跨领域社区,涵盖ML研究者、法律监管专家、政策制定者、社会科学家、公民自由团体甚至哲学家
卡恩斯的研究可通过注册AWS机器学习峰会观看其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