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定位误差测量新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称为重叠位移误差(ODE)的新度量方法,用于评估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算法的局部一致性,相较于传统全局误差指标更能确保导航可行性,通过多视角相机数据测量位移误差来提升轨迹规划可靠性。

机器人定位误差测量新方法

通过测量不同相机视角得出的位置估计之间的位移,可以增强导航所需的局部一致性。

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是自主机器人的核心能力之一,拥有丰富的文献基础。“建图”指构建机器人环境地图,“定位”指在地图上识别机器人位置,“同步”表示机器人必须同时执行两者。

基于SLAM,机器人可以规划环境中的轨迹。但没有任何SLAM算法是完美的。定位需要多准确才能确保可行的轨迹规划?在今年的国际智能机器人与系统会议(IROS)上提交的一篇论文中,认为现有测量SLAM误差的指标不太适用于导航问题。特别是,最小化全局误差可能会留下局部误差,使轨迹规划变得极其困难。

相反,提出了一种称为重叠位移误差(ODE)的新指标。ODE有时可能导致全局度量误差稍大的解决方案,但它增强了局部一致性,这将实现稳健的轨迹规划。

局部思考,全局行动

下图示例说明了为什么传统的SLAM指标不理想用于导航目的。该图显示了一个大型双翼建筑的两个不同地图,由两种不同的SLAM算法应用于相同的传感器数据生成。

在左侧,显示了一个全局非常准确的SLAM算法;其从左翼边缘到右翼边缘的距离估计误差仅为1厘米。然而,在左上角它出现了混淆。绝对轨迹误差(ATE)仍然很低,但算法对门口位置(红色和蓝色)产生了两个不同的估计,使机器人认为开口过窄无法通过。因此,如果机器人想从一个翼移动到另一个翼,它将难以规划通过开口的路径。

在右侧,看到另一个SLAM算法的结果。机器人的轨迹估计明显漂移,算法具有巨大的绝对映射误差;从左翼到右翼的误差为100厘米。然而,SLAM算法似乎局部自一致,这意味着尽管地图倾斜,但仍然完全可导航。

两幅大型双翼建筑地图,由两种不同的SLAM算法应用于机器人遍历建筑的相同传感器数据生成。蓝色和红色显示算法对墙壁位置的估计,黑色显示对机器人轨迹的估计。

这里的重点是,绝对误差不是自主导航最相关的度量。重要的是,每当机器人通过同一区域时,它保持与自身知识一致。如果一致,它就不会删除墙壁(或创建虚假开口),也不会建立虚假墙壁(阻塞走廊)。自一致性正是所提出指标的目标。

考虑一个物理障碍物(下图中的蓝色圆圈),机器人在两个不同时间T0(芥末视图)和T1(绿色视图)看到。SLAM算法两次映射这个障碍物(芥末圆圈和绿色圆圈),但由于定位不准确,两个映射的圆圈没有按应有的方式重叠。ODE测量从芥末圆圈到绿色圆圈的位移误差(红色箭头)。

该图说明了如何为同一机器人两次看到的每个障碍物计算位移误差。

这种位移误差可以为同一感知区域的每对相机视图计算。如果在SLAM地图上叠加网格,可以通过在网格的每个单元格上放置虚拟障碍物来聚合误差。

给定机器人轨迹的地面真实值(左)和SLAM算法估计的轨迹(中),ODE可以测量覆盖SLAM地图网格每个单元格上虚拟对象(黑点)的位移。

在下图中,将ODE与三种传统指标进行比较:绝对轨迹误差(ATE)和两种类型的相对轨迹误差(RTE),线性(米)和角度(度)。在左侧,显示地面真实轨迹(绿线)、SLAM算法估计的轨迹(白线)和热图,指示如果使用具有两米范围的360°距离传感器,不准确定位将引入地图的错误。估计轨迹上的数字表示时间步长。

在右侧,显示不同定位误差指标的图表。注意ODE专注于地图一致性,在轨迹估计的不连续性(第100步)和轨迹不完全相交的区域(第40和220步)有清晰的峰值。然而,使用其他指标,局部不一致性更难推断。

ODE测量定位的地图一致性,这是传统指标无法提供的。*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